第五章 踏上征程(1 / 2)

加入书签

许氏让小张瑜坐在身旁,轻轻地抚摸着儿子,说道:“喜欢灵冲叔叔和赵澈叔叔吗?”

小张瑜:“喜欢,他们都好厉害的。”

许氏:“愿意和他们去学艺吗?成为他们那般厉害的人?”

小张瑜:“愿意。”

许氏:“好,那明天你就和灵冲叔叔他们上山学艺吧。”

小张瑜:“要离开这里?离开父亲母亲大人吗?为什么不能在这学呢?”

许氏:“凡是要取得成绩,则必须付出艰辛,只有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中磨练,方能有所造就。害怕辛苦吗?”

小张瑜:“不怕,《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可其心志劳其筋骨……儿明白,儿一定有所成就。”

许氏:“好,大丈夫一言驷马难追,不取得成就,不要回来见我。”最后一句许氏说的颇为心痛。

小张瑜:“母亲大人放心,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许氏温柔地说道:“恩,我拭目以待,还有,此次和几位师傅学艺,要待师傅如自己的父母,凡事多多忍耐,待人要宽厚,严于律己。”

小张瑜:“孩儿记下了。”

许氏将收拾好的包袱交给了小张瑜,说道:“去休息吧,明日就要启程了。”

小张瑜:“好的,母亲,儿告辞。”煞有其事地说道。

当晚小张瑜在自己房间,看着身边的一切,都是那样的舍不得,但内心也期待着新的生活,想着想着,正在此时,张瑜头颅剧痛欲裂,痛得小张瑜来回打滚,而此时张瑜体内张一也是同样痛苦,自己的思维被捆绑着,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如何能承受如此束缚,嚎叫着、挣扎着……

第二日清晨,赵澈、灵冲决定带着小张瑜返回江西鹰潭龙虎山,尽管此事已经定下多年,但真正到临别之时,张武夫妇还是心中不舍,最后,许氏转身回屋,让张武送别赵澈二人,小张瑜见母亲进屋,也不想在见其伤心,于是露出笑容,开心地跟在灵冲后面踏上征程。

赵澈与张武道别:“兄长放心,张瑜定然无事,安慰安慰嫂子,我们走了。”

张武拥抱了一下赵澈,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有劳了,兄弟,多多保重。”

赵澈:“张兄,多多保重。”

就是这样,来去匆匆,无繁文缛节,只有随遇而安。而六岁的张瑜也第一次离开了他的家乡,踏上学艺之路。

而在路上,张瑜并没有得到特殊的优待,三人一行先要到运河口,之后乘船至杭州,在转道至江西,行程万里。而每天三人都要行走五个时辰以上,冲灵步伐轻快,赵澈尚且紧步跟随,小张瑜就得一路小跑才能跟上。

行至第三日晚上,三人住宿于一家小客栈,小张瑜经过几日奔波已然磨出许多水泡,但都忍着没说,可是灵冲心里有数,就要看看小张瑜是否哭诉,但孩子一声没吭,也没要求慢下来,这股韧性,和灵冲自己小时候一模一样,在张瑜身上,灵冲仿佛见到自己的影子,也希望能将小张瑜尽快锻造出来。

就在小张瑜洗簌完毕,将要休息的时候,灵冲进到小张瑜的房间,坐在小张瑜身旁说道:“这几天累了吧?很辛苦吧?”

小张瑜摇了摇头说道:“不辛苦,这些不算什么。”

灵冲点了点头,说道:“我教你一个方法,这样可以帮助你跑得更快,更持久一些,对身体也是大有好处,来跟着我做。”

灵冲在床上盘膝正坐,张瑜学着灵冲坐在那里,见小张瑜做得有模有样,灵冲起身站在张瑜对面,低声说道:“慢慢闭上眼睛,放松身体,感觉身体的气息……首先气沉丹田……之后运气上行至百会……在运至大椎……至合谷……至神阙穴……至足三里……至三阴交穴……至涌泉穴……最后回复丹田。”每到一个穴位,灵冲都用手指点在那里,让张瑜能清晰感觉位置。

灵冲接着说道:“如此往复,三十六次,每日坚持,必然会有所得。”

小张瑜试着做,但还是感受不到气息的存在,于是睁开眼睛无助地看着灵冲,而灵冲也不告诉他,只是让他自己体会,转身而去。在床上又试了多次,仍无感觉,直到渐渐睡去。

接下来的三十余天,小张瑜每天都在不停地奔跑中度过,初春时节的气候还是十分寒冷的,小脸经常被冻得通红,但不以为意,反而为自己的进步欣慰不已。每天按灵冲的方式调息,虽然不知道有无成效,但是每天的奔跑渐渐变得越发轻盈,而且身上丝毫不觉寒冷。

灵冲渐渐加大了行进速度,多年未受过训练的赵澈也是有些吃不住了,但是小张瑜还是咬牙坚持下来。

对于还在长身体的张瑜,灵冲和赵澈是十分注意的,自己每天青菜素食,但是小张瑜所食则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身体基础如果打不好,无法再谈后续发展,这也是多年来总结的经验之谈,所以在龙虎山,除了出道的道士和自己坚持,像小张瑜这般上山学艺的俗家弟子,饮食上是不受限制的。

同时,道家主张个人内在的修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