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赶赴恩科(1 / 2)

加入书签

张瑜回忆着北宋的历史:历史记载,北宋三年一次的恩科考试在当时已然是士族所垄断,寻常百姓根本没有精力和财力来支持如此科举,所以百姓也大多只想知道何人及第,何人高中状元而已。

不过许氏临行之时的一席鞭策张瑜的话,灵冲临死时希望的眼神,灵通九玄真人的谆谆教诲,如一道道流星划过张瑜的心际,而张瑜年轻好胜的情绪也促使自己通过科举证实自己。

总在电视或是历史文献中看到古代历史科考如何如何,高中状元后如何风光,真想亲身体会一下,想着想着,况且是否在当世行得通,张瑜不禁想入非非。在北宋,只有考取功名才有施展的机会,要不自己受封印十多年,不能只在宋朝做个农民吧……

三月的江南,虽河开燕来,但仍然有些冷意,但如果为了快捷,直奔鄱阳湖、经九江入长江而下至金陵后北上,方为最佳路线。

但就在张瑜决定北上直奔鄱阳县上船之时,鄱阳县城正处戒严状态,原因是官军正同叛军激战于鄱阳湖上。

当时正值中午,张瑜也是腹中饥饿,在城中一酒馆点了些吃喝,也没有什么好的,只是一碟花生米、一碟牛肉干,十个馒头。张瑜暗想:难怪电视剧总演大侠出场,几斤酒,牛肉花生几盘,原来在实际,这些犹如自己时代的麦当劳肯德基的汉堡包般,寻常的狠,也只有这些罢了。

张瑜顾不得许多了,实在太恶了,没有交通工具,只考徒步,却是辛苦得很。可就在他狼吞虎咽之时,身旁座位上两人的对话,倒是引起张瑜的注意。

路人甲:“昨日交战,据说官军被杀死百余人,其中被叛军首领一人就射死三十于人,无人能近其前。”

路人乙:“哦,听说这些叛军都是周边的渔民,活不下去才起来反抗的,都是劫富济贫的好汉。”

路人甲:“小点声,让官府听去要杀头的。”

路人乙:“哼,早晚也会被官府逼死。”

路人甲:“哎,现在官府对漕运征收重税,你我兄弟糊口已然艰难,如此下去也真的艰难了。”

路人乙:“以后也只有那些能顾得起保镖漕运富商们,经营下去了,咱们这种趁早改行。”

张瑜吃过后,整理了一下东西,到柜台结账,掌柜说道:“客官,总共是一百三十文。”

张瑜从钱袋中掏出银两支付,正准备出去,掌柜说道:“客官可是要去渡口?官府已经封港,我看您还是在这多住几日吧。”

张瑜微皱眉头:“我有事在身,不可停留。”

掌柜说道:“那没办法,近日鄱阳湖绝不可能通行,何时同行只能听官府通告的。如果客观着急,只能绕到了。”

张瑜说道:“多谢掌柜指点,在下知道了。”说完出店而去。

既然水路不通,只能取道景德镇,奔安庆上船了。从鄱阳县至景德镇大约百里行程,张瑜为了赶路,路途之上也是一路奔跑。

带着憧憬,带着希望,不知不觉中,他自己也没有感觉,跑动的速度已然飞快,更没有注意周边的情况,不知不觉中,已经行至一片森林。

林间小道湿冷寂静,路上只有点点斑驳之光,张瑜本想一口气通过,可就在此时,不知从哪窜出十几人,为首之人骑马带刀,横于路上。

其中一人手持朴刀,高喊道:“留下金银财宝,否则小命不保。”

张瑜看着眼前这十几个人,高矮不一,但都很消瘦。看面容并非穷凶恶极之辈,说话之人算是其中稍高的,但也比张瑜矮上一头,张瑜当时身高八尺有余,按现在来说应该是1米9几的个,自然差距很远。

张瑜心想,真像演戏,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北宋平民,该遇到的一个不少全遇到了,答道:“在下路径宝地,之后路途遥远,还请行个方便。”

此时骑在马上的人搭话说道:“方便?把钱留下,就有方便。”

张瑜听闻顿时性起:“没钱又如何?”

马上之人:“没钱,就把命留下。”说着一蹚坐下马,抡起朴刀劈头盖脸砍向张瑜。

张瑜眼看朴刀落下,单手用戟向上一磕,叮的一声,朴刀脱手直飞而出,就在马上之人没反应过来之时,张瑜纵身跃起,将其踢下马去,一拽缰绳,自己翻身上马。动作一气呵成,十分娴熟。张瑜暗爽:自己日思夜想成为武功高强的一代大侠,今日果真实现了,没有屌丝,没有配合,自由犹如开了外挂,武力值直接修改成95,加上兵器加成,正宗的武力105。至于这些武力值30左右的,自然不在话下。

驾驭饕餮共处三年,尚且轻车熟路,何况一般马匹。十几个匪徒见张瑜一招制胜,统统围上前来,之见一道寒光,画出一道弧线,十几人手上兵器全部断为两截,呆站在那里。

张瑜高声说道:“你等姓名暂且留下,马匹我暂借下。日后若再要害人,定杀不饶。”说着纵马而去。

几个人扶起此时还在地上趴着的头领,见气息还在只是踢晕过去,一般人垂头丧气地静静离开,此次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