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试探攻击(1 / 2)

加入书签

不久,梁永也接到枢密院军令,择精锐之师支援北伐,梁永随之与梁祺商量过合适人员。

梁祺自告奋勇,请缨出战。但自己手中的王牌怎能轻出,驳回了。而梁永手下参军一直嫉妒张瑜的平步青云,而且时常暗地说张瑜拥兵自重,拉帮结派,尾大不掉,颇有反意。

梁永虽然明知这些谣言,但心中也不免猜忌,况且童贯屡次叮嘱对张瑜严加看管。

于是在此次军事会议上,梁永说出了一项军事部署:“前日朝廷下令,北境危急,命令我派兵支持,我思之再三,命张瑜领左军十营北上,听侯北征元帅童大人调遣。”

张瑜虽感突然,随即也知道梁永之意,也不推脱,当即出列领命。

梁永见此事很是顺利,酒席之上也开怀畅饮,大醉而归。

张瑜回到军营,将此次会议安排告知属下这四个兄弟:郭彧、秦风、唐云、隋坚。

张瑜首先心平气和的说道:“诸位兄弟与我一样胸怀大志出生入死,此次出兵北上,所面对的正是辽人,其战力与土匪之辈不可同日而语,想必定有场恶战,唐云,令堂有病在身,需要照顾,此次出征,你就留守大营。”

唐云当时起身反对:“我与大哥誓同生死,怎可分离,家母自有人照看,此次北征,我唐云鞍前马后,赴汤蹈火绝不迟疑。”

张瑜听其斩钉截铁之语,也没再多提,日前从郓城牢中保释出的许老太公妥善安置,虽在其口中得知父母已经迁至洛阳,安然无恙,张瑜稍安,但军命在身,不能赶去相见,只能修书一封,派亲信之人带去,报个平安。故出征在即,张瑜希望麾下将领也是了无牵挂,方可无畏无惧,勇往直前。

张瑜领十营兵马,三日后北上,梁永差下人送了些许礼品。而其它官佐都没来,稍有些冷清。但张瑜不以为意,此时他正在思索作战事宜,对于这人情世故,张瑜倒也是不屑一顾。

张瑜行军,每日三十里,经德州、衡水、直奔定州即枢密院所令集结地点,一路之上,张瑜所部军机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张瑜令郭彧为参军,秦风、隋坚分别领两营兵马,分左、右军,而唐云经张瑜指示,在所部人马中挑选精锐之士编成一营,号虎贲营,虽人数只有三百人,但个个晓勇,精悍异常。大军行进过程中,派出多路哨探精骑,及时预警。

故虽然张瑜路途不近,却是最先赶到,其它几路节度使虽也为争个头功而贸然轻进,被辽兵屡屡突袭,死伤惨重,大战未开,便已失去战力,退出战局。

行军三十日,张瑜到达河北定州,定州太守李顺差副将军迎接,张瑜兵马扎于城外,张瑜令秦风统营,自己带唐云进城。

张瑜直入将军府,见李顺立于大堂之上迎接自己,急忙紧走几步迎上前去,说道:“将军如此盛情,末将深感荣幸。”

李顺也和气说道:“久闻张将军剿匪之功,此次前来援助,我甚欣慰。”

张瑜对于军事向来简洁明了,注重实效,故开门见山的说道:“此次受朝廷委派,得梁永大人委托,末将自当竭尽所能为大人解忧,敢问具体情况如何?”

虽然张瑜说的有些唐突,但李顺身为武官,也不太喜欢客套,见张瑜很是爽快,也收起笑容,严肃认真地像张瑜介绍大致的情况。

通过介绍,张瑜了解到辽兵侵犯,有骑兵数万人,统军者并非辽南院大王耶律大石,而是辽国三个大族,为首的三人是音查汗,牙克木都,陶胡万,所部骁勇异常。李顺也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几次失败的经历告知张瑜,对此,张瑜深感其胸怀坦荡。

而此时童贯大军刚刚渡过黄河,而得知张瑜帅五千兵马率先抵达后,童贯当即下令,任命张瑜为先锋,对辽军发起攻击。此举乃童贯投石问路之计,目的就是试探此次辽军的实力和下一步的战略布置。

接到命令之后,张瑜和李顺当晚商议了出征的相关事宜,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足够一年的粮草及兵器等器具的补给。

李顺所管辖定州,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加之多年丰收,官仓充盈,足够北征大军全军用度,更何况几千兵马,当即答应。

第二日长顺就着手办理出征的事宜,粮食、车马、兵器等等。

张瑜也马不停蹄,动员自己带来的5营兵马,与郭彧秦风等研究相关进军路线。当夜,秦风领一营兵马先行,前面探路,自己同隋坚督其余九营兵马第三日启程。

春末夏初,田里刚刚发出青苗,凉风拂面,阳光柔和,一路之上,一片欣欣兼容的景象。

可大军行进到蔚县,景象就大不相同了,田地荒芜,屋宇尽毁,哀殍遍地,乌鸦漫天。张瑜深知这是遭受屠杀的重灾区了,立即下令士兵一面择一高地有水源处扎营,一面令人火化尸体,安置幸存的百姓。

张瑜同郭彧则在大帐中,谋划起来。

对于蔚县的地理情况,张瑜经过多方探马侦察,了解大概,此地是除大名府、雁门关之外,另一处南下侵宋的必经之地,北方是涿鹿县,再往北就是辽国领地了。一旦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