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亲临战阵(1 / 2)
张瑜高声到:“久闻辽军精锐,今日一看,不过如此,有敢和本将军单挑的吗?如果我败了,宋军立即投降。”
张瑜对面十几个人中,用契丹语嘀咕了少许,一个会说汉语的辽将说道:“好,如果你败了,可要遵守约定。”
张瑜笑道:“这个自然,但是如果你们军中无一人能胜得了我,你们也要退军,不得追赶。”
懂汉语之人跟其它人再次嘀咕几句,其它辽将听闻顿时大笑起来,辽将回到:“一言为定。”
张瑜更加大笑道:“留点气力一会哭吧。”说着骑马回阵。
而辽将一个手势,辽军阵型很快成一字阵,缓慢行进至宋军一箭之外,压住阵脚。
张瑜趁机整理一下铠甲,系紧腰带,攥了攥护手,将黑弓装在弓囊之中,翻身上马,直至阵前。
此时,辽军阵中冲出一骑,马身漆黑,白鬃红睛,喘着粗气,马上之人,也是一身漆黑,黑盔黑甲,加上黑脸虬髯,整个一块黑炭,手持一把大斧,十分沉重,张瑜知道,此人必然力大,可也不很在意,说道:“来将何人?”
辽将说道:“阿修罗者,萧地痕。你是何人?”
张瑜说道:“大宋先锋,张瑜。”(一个嚣得很,一个章鱼,名字都很搞笑。)
护报姓名后,两面擂鼓助战,只听连声马啸,对战正式开始。
萧地痕手持大斧,上来就是一招力劈华山,披头盖脸就是一斧,张瑜听其斧声知道,此招力道十足,当即双手高举往外樘,可是与一般手法不同,右臂高,左臂低。萧地痕一斧上去,无从受力,瞬间大斧沿张瑜黑戟滑下,张瑜见斧头临近自己左手,当即松开左手,右手回旋就是一记横扫,萧地痕大斧之劲被卸去大半,张瑜同时转守为攻,萧地痕见张瑜单手使戟,当即调转大斧用力向左磕去,要一招将张瑜兵器磕飞。可此招再次落空,张瑜在黑戟将要接触到大斧之际,顺势而上,力劈而下。萧地痕见张瑜再次变招,直劈自己,当即卯足劲向上樘去。只听当的一声,黑戟的铁杆和大斧铁杆向相撞,火花四射,萧地痕顿觉双膀酸麻,虎口崩裂。
萧地痕心中一惊,从军以来,从未遇到如此敌手,自己力气在辽军中已属上乘,但宋将张瑜,单臂就将自己震得如此,要是双手合力,真不知自己如何招架。
萧地痕勉强将扛起张瑜黑戟,两马错蹬再战,此次张瑜以点杀为主,萧地痕大斧虽极力抵挡,无奈十分笨重,一时处于下风,突刺十几招后,张瑜乘机变招,黑戟划出一道弧线,横扫而去,张瑜此招用足力气,黑戟月牙刃带着寒光而去,只听一声脆响,萧地痕斧杆被削断,其巨大的身躯也随之断成两半,上半身落于地上,而马匹带其下身奔回辽阵。
辽军顿时一阵骚动,而宋军当即鼓声大振。
辽将萧地痕,只三合被杀,而且被宋将腰斩,或许宋军不知,萧之武艺在辽军中也算上乘,从未遇到敌手,每每上阵,都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沿,单战也是主动请缨,第一个上阵,不想被一个有些书生气的宋将三合斗败,辽兵士气大减。
其实张瑜也没有料到自己此招有如此威力,手中黑戟的威力确实惊人。
就在此时,辽军阵中再次冲出一骑,一身兽皮,如同野人,手持钢叉,黑脸赤发,眼如铃铛,嘴大似碗,耳带两个铜环。(再次说一句,并非辽人皆如妖魔,只是为了衬托主角方形象的一种艺术创作。)
呼喝而来,高声道:“我乃火轮王,扎达。”
张瑜也没过多理会,黑戟一指,但见到辽将未穿盔甲上阵,心想:不知死活,爷爷没工夫陪你玩。
当即抽出黑弓,就是一记三联珠。直射辽将面门、前胸和坐骑。
扎达见张瑜将平时十分要好的兄弟萧地痕斩杀,顿时怒火中烧,一心前来搏杀。可张瑜无形间,向自己连发三箭,手法奇快,箭矢力道十足已近面门,扎达凭借草原民族对弓箭的熟悉和本能的反应当即一招马上弓,夺去张瑜击头、击胸的两箭,可是自己坐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箭射透马前铁甲,直入胸口。
扎达坐骑虽为良驹,但还是无法挺住胸口之痛,缓慢栽倒在地。张瑜也是毫不留情,趟开坐骑,上前就是一击,扎达大叫一声,胸口顿时刺出一个大洞,鲜血崩流。
此举虽不光彩,但战阵之上,不计手段,只在乎谁最后存活,张瑜连斩两将,一时间辽军阵中无人应战。
张瑜立于阵前横刀立马,气势凌人,舍我其谁。正在此时,辽军阵中,突然鼓声大作,辽将听闻,此乃军中督军之声,其中一人当即出马来战,张瑜当即迎上前去,也没答话,张瑜也是懒得理,上去就是一戟,辽将还未报上姓名,就已接招,可是几招下来,已被张瑜攻得左支右绌,辽阵之中,见此情景,再次冲出三将,围杀张瑜。
张瑜力战四将,毫不示弱,四将之中,一人使双锤,从张瑜背后偷袭,直砸向张瑜后心,眼见锤头即将砸中,张瑜如同背后生眼,俯身马上,右手回旋斜劈上去,辽将措手不及,右手当即被削去,张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