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西援天水(1 / 2)

加入书签

公元1100年开始,大宋在今甘肃省南部,河西走廊,青海省东部,西康等地区,大力推行屯田戍边的政策,以对付西夏的入犯,增加防卫力量。在此基础上,大宋向河西走廊等地的藏族部落拨发弓箭及其它武器,并招募藏族弓箭手,在藏人中建立类似大宋民兵的军事体制,以共同防御西夏人的入犯及袭扰。宋将王韶在今甘肃临夏,临洮一带大量开拓土地,招纳30多万藏人从事垦种。著名的茶马互市也在今四川雅安,甘肃临夏以及陕西一些地区的大宋专设市场上进行,开始了尔后数百年藏区马匹与汉区茶叶的经常固定交易。

平时虽关系疏远,但不至于兵戈相向,将军,此次吐蕃突然出兵,看似蹊跷。”郭彧述道。

张瑜说道:“军师之意,是西夏残余挑拨指使?”

郭彧:“很有可能,而且将军出兵之前,一定要密切注意兴庆府方向河套地区的动向,外松内紧,争取一举歼灭西夏残余,以免日后为患。”

张瑜:“我想让隋坚去兴庆府处理此事。”

郭彧:“同意,但不能调动正规军,尽量动用凤翔府乡军。”

张瑜:“我立刻布置此事。”

郭彧:“此次西征贵在神速,而且出征之时大人要多带硫磺硝石等物。”

张瑜笑道:“看来军师已经思得破敌之策?”

郭彧:“嗯,只是火攻之策太过霸道,有伤天理,不到万不得以切勿使用。”

张瑜说道:“这个自然,尸横遍野,一片废墟也并非你我所愿。我们即刻出兵。”

郭彧说道:“好,将军发令吧。”

张瑜立即召集所部将领说道:“此次吐蕃犯我大宋,围攻我天水郡,十几万百姓危在旦夕,我命令,秦风为先锋,张俊为副先锋,领兵三千;郭彧为军师,唐云领中军,宋武、韩世忠、李刚、李强随我统大军两万出征,韩召领后军,总督粮草。隋坚留下,我另有安排。都下去准备吧,明日一早出征。”

而之后张瑜也是单独向隋坚交代一番,安排其秘密进行。

出征之前,张瑜还是按例和白英打声招呼,但此次白英一反常态,坚决不让张瑜亲自出征,白英说道:“这几日,我一直心神不宁,感觉将有事发生,我感觉一向很准,这次你一定要听我。”

张瑜认真说道:“夫人,我乃一军统帅,怎可临阵退缩。”

白英:“既然如此,我要随你一同前往。”

张瑜:“这怎么行,天水苦寒之地,你还是呆在家中吧。”

白英:“我自幼长在这里,从小便于大山为伴,这些难不倒我,但五年前我与吐蕃人打过交道,这些人身体素质极好,性格坚韧,但多信巫教,此教有违孔孟之道,诡异有违常规,且有幻化之术,切不可掉以轻心。”

张瑜说道:“既然如此,你与我同行吧。”

白英笑道:“好像很勉强,你可知道,要我出马多少人求之不得呐!”

张瑜笑道:“那有劳夫人了,明早你我一同启程。”

白英微微一笑,入房而去,张瑜也是跟着进入,餐前甜点,自然要“细细品尝“一番……

公元1121年5月,张瑜亲统三万大军再次西征,而白英领手下四员虎将:白威、白猛、孟龙、西虎,一同出征。

再说秦风、张俊所部直奔天水郡而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张俊颇识此路地理,一路之上颇为顺利,直至天水郡以东五十里黄沙谷,秦风突然勒住马匹,问道:“张将军,此处何地?”

张俊催马上前,说道:“秦将军,此处乃去天水郡必经之路,黄沙谷,因常年风沙因此得名,此谷外阔内狭,绵延十里。”

秦风说道:“张将军,你看此时的黄沙谷可有异常?”

张俊仔细观瞧一番,说道:“表面上似乎没有异常,但感觉此处太静了,而且山谷隐隐一股杀气呀。”

秦风说道:“不错,我也有同感,此地不可贸然进入。”

张俊:“那就在谷口旁边高岗之上扎营如何?”

秦风:“好,安营于此,派人禀报张将军,同时派出小股部队试探进谷。”

张瑜统领大军得秦风战报之时,当即领唐云虎贲营及李刚李强,急行军前往,白英所部也随之而去,直奔黄沙谷。

而抵达黄沙谷后,张瑜和白英驻马立于高岗之上眺望山谷,张瑜感觉同秦风等人相同,可是派出的几路探马均未发现状况,如此一来,倒让大军进退维谷。

只听一声口哨,一只白鹰腾空而起,直奔黄沙谷上空,盘旋数周而回,白英似乎能听懂般,进而对张瑜说道:“此处有重兵设伏,不可冒进。”

张瑜说道:“强攻此处,必将损失惨重,只能智取。”张瑜沉思着,看着追风有些焦动,突然想起连夜奔驰还未进清水和草料。当即安排马夫喂食。

可就在追风吃草之时,张瑜突然问道张俊:“这附近可有水源和草场之地?”

张俊说道:“此处以北二十里正是黄河源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