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城外阵战(1 / 2)

加入书签

时近拂晓,褚麟帅三千残军撤出大营,回奔利州,只留曹宏领兵五百苦守大营。曹宏见宋军越聚越多,决心战死于此地,也不回去让他人奚落。

而就在曹宏决死一战之时,宋军攻势骤停,中军护卫分列两侧,两骑冲了出来,为首一人身披玄金盔甲,衣着朱红金丝战袍,手持乌月黑戟,坐下追风宝驹,英气勃发,纵然距离百米开外,难掩其霸气,不用多说,此人正是张瑜。

见蜀军营盘岌岌可危,而将旗上写“曹”字,张瑜知道此时曹宏想必成为蜀帅的替罪之羊,张瑜不忍如此良才就此陨灭,于是亲自莅临阵前高声说道:“曹将军,蜀军的兄弟们,我张瑜知道诸位被逼无奈,只为有口饭吃而加入叛军,但你们可知,如此一来不但害了自己,进而牵连汝等父母妻儿。我以南征大将军之名允诺,凡发下武器停止抵抗者,全部免死,愿意留下者,一视同仁,不愿意留下者尽数放回,决不食言。”

蜀军官兵听闻此言,皆面面相觑,不知何为,双方如此静止数秒,蜀军中一声叮当之响,一名兵勇发下手中战戈,有一人带头,其余蜀兵也纷纷放下兵器,叮叮当当之声四起。曹宏知所部被张瑜寥寥几句说得士气尽丧,战力瓦解,无奈地摇摇头,手中弓箭不知如何自处。

张瑜接着说道:“曹宏将军,真男儿当效命国家,驰骋沙场,怎可屈居草莽叛军之伍,今大宋四周,强国围绕,百姓所受威胁日重,将军何不摒弃私人恩怨,回归大宋军列,我定保将军一展所能,不辜负汝一身才华。”

曹宏思之再三,张瑜所言字字入脾,长叹一声,放下手中弓弩,率军投降。宋军顺利进入谷口大营,张瑜当即下令,王德领五百轻骑追击,至利州城外三十里即可返回,不可恋战。

此深谷血战,蜀军伤亡两千七百余人,投降被俘者两千三百余人,而宋军伤亡九百余人,山谷之战如同绞肉。宋军猛攻三天而强行撕开蜀营,打开通往蜀北重镇利州的道路。而能使散漫多时的禁军在经过段时间训练之后有此战力和战心,张瑜对张俊的练兵能力刮目相看,经过此战,同时发现了王德此员前途无量的小将,加上招降熟知蜀中地形的神箭曹宏,张瑜对接下来的作战充满信心。

北宋利州,正是今日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山区、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的诞生地,曾是三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走廊,川陕甘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有天下雄关——剑门关之险,三百里古柏——翠云廊之秀,天堑栈道——明月峡之要,可谓山川锦绣,人杰地灵,可一场血战即将上演。

张俊前军攻克谷口大营后,张瑜下令三军全线出击,迅速南下包围利州,不给蜀军喘息之机。

利州城中,魏文忠也正召开紧急会议,由于没有料到宋军能在三日之内就撬开精兵防御之地,利州防御颇显急促。但麾下四威将尽数云集,十四员偏将整装待发,魏文忠还是颇有底气,当争取属下退敌策略之时,军中出现意见分歧。

虎威将安琼主张以攻代守,将主力埋伏于城东西两侧山地之中,待宋军攻城之时出击,定然大破宋军。

而豹威将方荣和熊威将褚麟则建议:宋军新胜,士气正旺,蜀军该居险固守,消磨宋军士气后再行反击。

狼威将于亨则建议帅领所部趁宋军立足未稳之际,突袭张瑜所部,同时派出大量斥候探明宋军虚实,尤其是粮草补给与兵力布置。

听过众将意见之后,魏文忠沉思少许,说道:“宋军远来,意在速战,十几万大军每日用度甚巨,如今大宋多线作战,国库空虚必入不敷出,我等只需居险要静等,宋军自退,可久闻张瑜此人,勇冠天下,我倒是很有兴趣见识一下。这样,明日诸位与我出城列阵迎战,如胜则趁势掩杀,如败就据城坚守。都下去准备吧,于亨你暂且留下。”

众将散去之后,魏文忠低声说道:“于亨你速引所部悄悄出城,潜伏于城东大山之中潜伏下来,多带干粮食物,五日之内务必不露声响,五日之后,敌军攻城势必力疲,何时攻击,如何攻击你见机行事,主要目标正是张瑜中军,如能取敌帅首级,宋军必然不战自败。”

于亨说道:“将军放心,我和手下兄弟从未失手过。”说完转身而去。

作为入蜀的第一关,利州城可谓城高池深,依托三面环绕嘉陵江颇为险要。

而张瑜也是连夜督军,集中八万大军压住东北方向,韩召领后军两万作为后援,固守青峰谷。兵法云倍则攻之,十则围之,兵力上的优势使张瑜采用主攻态势,压制蜀军,对于蜀中门户的利州,张瑜决心不惜代价,定要拿下此地,而隋坚、宋武等人知张俊首战立功,也是争先恐后决心在利州之战中一展身手。

次日清晨,当阳光剥去大地的外衣,映入城头守兵眼帘的是层层连绵的宋军营盘,利州已被围得水泄不通。

得知消息登上城头的魏文忠和诸将也不禁吃惊,连夜奔驰六十余里并扎下大寨,宋军战力的确今非昔比,张瑜的十万大军行动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