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东进之旅(1 / 2)

加入书签

此次追击战,金兀术一战成名,得胜之时,金兀术所部斩首宋军万余,俘虏六千余人,五千兵马仅仅损失八百余人。完颜宗望见金兀术取得如此战果,大加赞赏,当即将所获财物一半赏赐完颜宗弼(金兀术),以表彰其勇。

不过表彰之后,完颜宗望的注意力再次转向汴梁城外之战局。

此次金宋主力汴梁城外的绞杀持续了三日,而金军先后投入的五万精骑对敌宋军的十万之众。

而就在宋金两军恶战连连之时,张瑜迟迟不到,而所部却只有唐云的三千近卫军和韩世忠的先头部队。

张瑜为何来得如此缓慢?其实原因有二:一、此次张瑜所部出征刚刚行至函谷关进入洛阳地界,然安郡王赵怀早已安排各城关守军,对张瑜所部要严加防范,尤其是洛阳城,不允许张瑜一兵一卒入内。

如此一来,张瑜所需物资补给无从购置,军队无法得到有效的休整,身为军师的庞飞几次建议张瑜道:“将军,我军千里迢迢支援汴梁,赵怀非但不予配合,反而百般为难,防范我们犹如防贼。真是令人气愤。”

张瑜听后笑道:“难道我们此行不是贼吗?军事囊中地图累累增加呀。”

庞飞看了张瑜一眼,也是随即笑道:“这是便于行军,地利之势,乃决定战争胜败的要素,在下只是多关心些。”

张瑜:“恩,此次安郡王如此对待我等,倒是给我们提供了进军缓慢的借口。我料此次金兵南征,虽然气势庞大,但并无实力能将我大宋一举消灭,况此时已入隆冬,粮草补给,车马劳顿恐难坚持长久。况且……”

庞飞接着说道:“况且此时正是两军消耗之时,我军此时加入徒劳无功,不如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张瑜笑道:“知我者庞飞也,不过我等还需争取观战的机会,机会实在难得。”

庞飞稍加思索道:“如此只能走水陆,沿黄河而下直抵汴梁城,只是船只已经被严控,恐难取得。”

张瑜起身想了想,回身说道:“看来我要只身如洛阳城一趟。”

庞飞:“将军为何有此打算。”

张瑜:“我洛阳城中有几位故人,应该能帮上忙。”

乔装打扮,张瑜带着唐云,同时从近卫军中择五十精干之人,分批进入洛阳城中,其实城门之处,守城官兵盘查颇为严格,张瑜等人并也未携带长兵器入城,而仅配剑,也颇费了一番口舌,最终还是用银两了事。

入城之后,张瑜和手下之人只张瑜一路在客栈休息,而其中九路此行更是要潜伏于洛阳,故挑选几处旧宅分散隐蔽。

由于正处金宋两国交战之时,洛阳之地也是显出紧张的气氛,尤其是粮食和兵器,被严格控制,城中大小铁匠炉皆被官军控制,而每夜酉过后,城中实施宵禁,城门关闭。

张瑜知道自己的叔父赵澈和发小皆在洛阳城中任职公差,张瑜和唐云一行人手下前往的正是赵澈那里。

在这几年中,赵澈并未依靠张瑜一星半点,完全凭借自己的才能从府衙的一名书记,一直升任至洛阳府主簿一职,颇得历任道台和赵怀的赏识,司职洛阳地界府库钱粮之事,地位很是重要。故张瑜一经通传要见赵澈,而此次张瑜并非以官职身份,而只以侄子之名通报,

然府衙守卫当即通报,不敢担慢。

守卫很快回禀道:“大人有请,请诸位随我前往。”

如此一来,张瑜等人沿着中轴西侧一条便道直达一处不大的屋舍之前,此时在房门外,一人直立再次等候。未等守卫上前,张瑜倒是快步上前,大礼参拜道:“侄儿参拜叔父。”

如此一来,倒使赵澈措手不及,当即将张瑜扶起道:“怎可施此大礼,快快入房。”同时向守卫一摆手,让其下去。

进入房中,赵澈十分热情地招待了张瑜等人,令众人不解的是,赵澈身为城中要员,身边竟无一人伺候,对此张瑜说道:“叔父身居要职,为何无人服侍?”

赵澈:“叔父掌管钱两,本就是非之地,属下也多以我之名骄奢,故我一气之下,将下人全部散去,如今只落得老哥一个。”

张瑜笑道:“原来如此,事情是这样的,此次侄子前来是有要事与叔父相商。”

赵澈端起茶杯稍品一口道:“其实贤侄此行,我早已料到,安郡王临走之时曾亲自叮嘱,让你在洛阳城得不到一粒粮食,一滴水。”

张瑜:“早已料到,只是小侄不知,为何赵怀如此对我?”张瑜揣着明白装糊涂,实在是有意试探赵澈之意。

赵澈道:“其实很明显,贤侄此时是他最大的威胁,深知超出金军。”

张瑜:“此话怎讲?”

赵澈:“贤侄几年来声名鹊起,更是手握重兵,实际控制着关中、川蜀之地,论实力足可与宋朝分庭抗礼,足可被赵氏皇族视为心腹大患。”

张瑜:“叔父,侄并无犯上之意,忠义之心天地可表。”依旧装糊涂中。

赵澈微笑道:“贤侄对外可如此,对我就不要如此做作,大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