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矫诏(1 / 2)

加入书签

兵力过于分散,是此次金军战术上的失误,但此时张瑜所部主力全部出击,毫无保留,使张瑜在战役角度上,处于劣势。

五万金军引出近二十万宋军的围剿,此事就连金军西路军的统帅完颜宗翰也是颇为吃惊。不过毕竟为独当一面的金军统帅,对张瑜这种一开始就全力搏杀的态势,完颜宗翰已成竹在胸。

其实是张瑜所虑不周,还是太过心急?其实将秦风所部和秦族义军过早的使用,也是张瑜的无奈之举。在洛阳至潼关这条漫长的战线上,如不能调动金军和自己发起决战,张瑜即便有二十万大军也是捉襟见肘,更何况这种能全歼金军的情况也只能在自己兵力尚未暴露之前使用一次,而绝无第二次可能。

三天,完颜娄室以仅有的兵力同秦风四万铁骑周旋了三天,虽然秦风大大收缩了自己的包围圈,可金军总能找到其中的缝隙得以突围。

直到秦风分兵四路将金军压制在洛阳北郊以平山村为中心的几个村落之中。完颜娄室所部方丧失了其机动能力。

此时张瑜焦急地等待着前线的战报,如果以如此优势兵力还不能迅速解决前线战事的话,一旦金军援兵一到,自己左支右绌必然难以为继。

正在张瑜忧虑之时,庞飞却急匆匆地走进大殿,想来也有好几天没看见庞飞的踪影了,张瑜心想:不知这狗头军师又到哪疯了。当即问道:“军师多日不见,别来无恙啊。”

庞飞似乎心中一直在想着什么,被张瑜这么一问,反而愣在那里,看了看张瑜似笑非笑的表情,庞飞舒了一口气道:“将军,这几天可把我累坏了,这不,刚回来就来见你了。”

张瑜道:“哦?快坐下来说说。”

庞飞弹了弹身上的灰尘,坐在椅子上,还没来得及喝口茶就说道:“不瞒将军,这几天我马不停蹄回了趟关中,带来两个重要之人。”

张瑜道:“这外面兵荒马乱,你如何去而又返,太危险了。”

庞飞道:“其实此次本为前线指挥潼关战事,而大局已定后,我回到关中将茂德帝姬和安平郡主接至洛阳。”

张瑜心想:他两人在长安呆的好好的,借来前线作甚?

庞飞似知道张瑜有此疑问,随即说道:“将军,此次亲临战场,在下目睹了敌我两军交战的场面,说句实话,在下十分吃惊,尤其是金军的战力,更是深有体会。原本潼关方向,我八万对金军两万,且我方尽占地利人和,而我方伤亡却超出金军一倍,我想秦族义军的战力在宋军中也算是上等,但亦遭到如此损失,将军手中这十几万军队如此消耗下去,最终势必力竭被灭。”

张瑜点点头道:“军师所说之事也正是我所担心,秦风统帅的四万凤翔军精锐之师,硬是拿不下一万被围的金军,伤亡颇为惨重。”

庞飞道:“故臣以为,如此惨烈的作战我等不可再为之,臣思之再三由此建议,还望将军恕在下自作主张。”

张瑜道:“既然你是军师,自然有战场决断之大权,你不必介怀。”

庞飞道:“方今之势,士族民心尚在宋之赵氏,如今大战之时,其号召力更不容小觑,今茂德帝姬虽不比圣上及皇子的号召力,但此时,只有康王赵构和茂德帝姬乃皇族嫡系一脉,臣以为当假借此人下矫诏号令天下勤王,将军做此带头人。不但威望大增,也可减轻自身损失,保存实力。”

张瑜道:“矫诏,死罪也,不过不如此,也是等死,就这么实施吧,不过时间上是否来得及?各地兵马分散,集结尚需时间。”

庞飞道:“这就是微臣擅自做主之事,此前我已賺得茂德帝姬的笔迹,在我入关之前便下矫诏,以其在重甲护卫的保护下抵达洛阳,公布圣上旨意:号令各地节度聚于洛阳,出兵勤王。此次将其接来,也是自圆其说。”

张瑜对庞飞此举心中极为不满,如此未告知自己擅自做主颁发矫诏,简直胆大包天。不过此次境况紧急,突发奇想来不及禀报倒也情有可原,如要他中规中矩,庞飞也就不是庞飞了。

张瑜沉声道:“这次你擅作主张我不追究了,可不可再有下次。对于矫诏之事,就按你的想法实施吧。”

庞飞道:“臣知道了,不过明日还需将军派军接应三路援军。”

张瑜吃惊道:“援军会如此之快?”

庞飞道:“正是,此三路分别来自南阳、襄阳、许州三处,南阳、许州两路各三万,襄阳有军五万,原本此三路军马早已整装待发,而苦于朝廷迟迟未下发旨意,这些人方不敢造次,如今得圣旨汇与洛阳出兵勤王,自然积极响应,来得也十分迅捷,且此时路上还有多路军马,相信不久即可汇合与此,将军同时可广招乡勇,作为后备,发动北方被金人所占之地民众反抗金军,让金国自顾不暇,方为上策。”

张瑜笑道:“妙,就按军师之意执行。”

庞飞道:“将军,接下来只能劳烦将军统领各路诸侯之师,我在下负责编练新军事宜,毕竟这些骄兵悍将,也只有将军如此级别的人物方能压制的住。”

张瑜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