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靖康之耻(2 / 2)
赤胆忠心。金人要宋朝大臣自己商议”新君”人选,尚书员外郎宋齐愈从金营,大臣们问何人可选,这位老宋从前与张邦昌不睦,就在手中写上”张邦昌”三字,混乱之中,大臣们”遂定议”。
被逼为帝后,张邦昌窘急,一度想自杀,被旁人劝住:您死了,全城百姓要遭金人屠戮啊!张邦昌乃止。金人走后,张邦昌不听王时雍等人的”劝谏”,向徽宗赵佶献玉玺,亲自到洛阳拜见新皇帝。赵佶与张邦昌有共患难的老交情,开始对他挺客气,封他为太保、同安郡王。后来,又是李纲上书极论,言称张邦昌僭迸不道,一定要明正典刑,当众斩杀。赵佶不忍,认为张邦昌是出于胁迫,只把他贬往潭州安置。
但是,随着朝内外李纲等人不依不饶,压力之下,赵佶以张邦昌曾私幸宫人为罪名,赐死张邦昌。可见,这位老张也是中国历史上真冤枉的冤大头。大臣吕好问曾劝过李纲:”王业艰难,正纳污含垢之时,今对诸人绳以峻法,惧者众矣。”李纲固执不听。后来,书写张邦昌姓名以示大臣的宋齐愈被腰斩,王时雍也被杀头。
对于张邦昌之死,张瑜不以为意,至于如何处置这个家贼或是替罪羊,那是赵氏皇族的事,而眼下自己关心的却是河北方向的消息……
没有下一章了,先看看别的吧
〖 〗
〖 〗
〖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