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城下之盟(1 / 2)

加入书签

张瑜此言一出,顿时得到河北诸路义军和河南义军的支持,河北王彦出列说道:“让我们退往江南,绝不,我王彦誓死抗金,收复我河北失地。将金狗赶回漠北”马扩、郑宗孟纷纷赞同。

杜充,原赵构部下,后调拨之宗泽麾下,此人表面随和,精明能干,实则凶狠残暴,甚为冷酷,十分贪婪,此次宗泽募天下之兵,其作为副手,本以为即将继宗泽之后统领一军割据一方,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张瑜很空出世打乱自己的如意算盘,至于南下、北上,杜充均反对,其目的只有一个,手握重兵为条件要挟各方,从中获利。于是杜充给一亲信使个颜色,此部将出列说道:“诸位,徽宗、钦宗二帝昏庸无能,弄得民不聊生,外寇入侵却只知逃跑,弃百姓于身后,如此之人,怎值得我等卖命,我等该推举一明主自立,号令天下。”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一出,在场之人无不侧面,其中倒是有几个河南义军统领出声赞同,想必是其亲信。

大宋之悲哀皆在于此,君臣、官民无凝聚力,每逢大难均考虑自身安危而不能以大局为重。

此时宗泽高声喝道:“诸位,方今我大宋为难之际,我等当齐心协力对抗金人,既然诸位推举我为统帅,今日我宣布将统帅之责交于圣上钦命枢密使张瑜将军手中,希望诸位听从领导,完成我等北伐大业。”边说边不停地咳嗽。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寂静无声,之后各路义军统领纷纷高声赞同,而杜充等官军默不作声。

张瑜见时机已到,宗泽也做出了其最后的努力,出列说道:“我张瑜承天子之意,安百姓之心,今诸路英豪在此会盟,我张瑜对天发誓,不将金人赶回漠北,我誓不为人。”

此时王彦受宗泽之眼色首先跪拜道:“我等拜见大元帅。”由此带头,其余众人也纷纷跪拜张瑜为帅。

张瑜道:“诸位请起,此国家危难之际,张瑜也当仁不让了,今任命王彦为大宋河北军左都统,马扩为河北军右都统,统帅河北诸军兵马;郑宗孟、赵成任山东军左右都统之职,统帅山东诸军;杜充、刘浩两将军晋升为河南都统制,统领河南诸军抗金,诸路都统均需听从调遣,联合作战,违令者斩。”

王彦等人均道:“末将遵旨。”由义军到正规军,张瑜如此任命确实令王彦、赵成等人心中欣喜,但与此同时,将原本杜充、刘浩等人统领的范围缩小至所部官军,而此时汴梁城百万大军,官军不过万余,而其余大部,尽皆为张瑜所掌控。

当晚,张瑜立即书写调令,命秦风从军中抽调五百名什长以上精干之人火速赶来汴梁,同时令赵澈即刻准备一百万担粮草至荥阳,接应大军,令王寅、庞万春所部水师破冰东进,配合郑宗孟所部直抵济州,取济州粮草。

然命令的下达并未并未让张瑜摆脱困扰,反而更加忧心忡忡。

第二日清晨,将军府外令官禀报:“杜充、刘浩将军率所部军马当夜起程南下,下落不明。”其中也包括了岳飞等人。

张瑜知道刘浩想必是归往临安赵构处,人各有志,自然不好强求,公道自在人心,张瑜唯一遗憾是未能与岳飞聊上一句,哪怕只有一个字,为此,倒是给张瑜提个醒,大军不能如此待下去,否则此等情况将持续发生,越发难以控制。

张瑜当即中军击鼓聚将,下令大军北上至中牟,准备北伐河北。

对于张瑜如此迅速地下达北上攻金的命令,王彦等河北诸路义军欣喜若狂,皆以为离收复家园不远矣。

如此一来,包括随军之人,足有约一百五十万人加入北伐行列,场面之壮观世所罕见。

如此声势,很快传遍各地,河北之地抗金武装又再次兴起,而张瑜北伐之举也得到河南、川陕、两淮、甚至江南之地百姓的支持,一时间声势浩大,巨浪滔天。

而此华美异常的表面之下,确实为张瑜无奈之举。一百五十万人的口粮,一天即需约七十五吨,近一万三千石粮草,此时早已被金军洗劫的河南之地,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支出,即便张瑜将宗泽积攒的剩余粮草全部携带,也仅仅够大军十日之用度,一旦洛阳粮草无法运抵官渡,则这支庞大的北伐以军将瞬间成为一股祸害百姓的洪水猛兽,且危害不亚于金人。

就在张瑜在中军大帐中辗转反侧之时,帐外唐云忽然入内道:“大人,帐外一人手持此信函等候,自报姓名诸葛明。”

诸葛明?难道是川中大贤诸葛明,张瑜当即起身,亲自出帐迎接。

帐外一人,头戴金丝发绦,面如冠玉,衣着白锦宽袖长袍,右手折扇轻摆,颇为惬意。见张瑜亲自出迎,此人深施一礼道:“草民诸葛明拜见将军。”

张瑜笑道:“诸葛大贤至此,在下有失远迎,还请恕罪,快快入帐休息。”

很快,张瑜将诸葛明引入大帐,吩咐下人看茶伺候,而诸葛明摆摆手道:“将军不必如此拘礼,此次在下前来,确有要事相商。”

张瑜知道诸葛明无事不登三宝殿,当着明白人也不用装糊涂了,说道:“不瞒诸葛先生,此时此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