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零章 战略休整(1 / 2)
而论经济实力,此时洛阳的北宋政权并未占据如何大的优势,在军事力量上与金国势均力敌,在财力上与赵构的江南政权大体持平。而唯独在战略潜力上,张瑜占据着相对优势,只是这优势需要通过时间慢慢显现。
张瑜心平气和地上朝,对德宗皇帝一如既往的尊敬,使得德宗皇帝心下稍安,对张瑜所提的在中原推行之法毫不阻拦顺利通过。而赵珂建议德宗皇帝亲自前往中原推行新政,以收拾民心之举也被德宗皇帝否决,此时的他,已经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张瑜给他建设的这个安乐窝。对此,赵珂、赵佘等人只能空留悲叹,听之任之。
张瑜下令黄河沿线隋坚、岳飞所部和长江沿岸宋武、汉威所部,构筑坚固的防线,不得使敌军进入中原半步而影响张瑜休养生机,经营中原的大计。南阳、许州、徐州、两淮这中原腹地成为张瑜优先发展之地,大量流民重新分到了土地,很多逃难江南、荆州、豫西之地的原中原百姓纷纷返乡,复耕生产。张瑜将刘晋、诸葛明调往中原统筹民生民计,而自己也以汴梁为根据,时常前往中原各地视察,督办相关事宜。
而由于爱子张京被张瑜派往北地历练,闲下来的白英和妲宜作伴跟在张瑜左右侍奉。多年军旅生涯的张瑜得此优待,自然乐此不疲,白天忙正事,晚上忙床事。积蓄多时的张瑜一朝爆发,白英、妲宜二人轮流侍寝,二女时常腿软得下不了床,张瑜威风尽显,御龙天下。
再说此次金兀术大败而回,完颜宗干也是出师不利,二人颜面尽扫,此时被夺兵权的完颜宗翰虽未在朝堂之上当面指责,而和手下几个一同被削了兵权的嫡系将领却是屡屡指责金兀术指挥不当,完颜宗干根本不知军。甚至指摘金熙宗无阅人之能,让宗干此等纨绔子弟掌军,焉能不败。想当初自己和完颜宗望分统东西两路大军灭辽定宋时的威风如何如何……
而完颜宗翰此等言语也是不胫而走,传到了完颜宗干的耳中,为了维持其地位与尊严,更是维护金熙宗的颜面,完颜宗干再次搜罗了多条完颜宗翰属下贪赃枉法之罪名,其实在当时,哪个金人不是通过掠夺而达成财富的积累,只是将完颜宗翰 一干人等之事拿到桌面上议论,任由诸位大臣评说指责。
此时无兵无权的完颜宗翰虽义愤填膺,但毫无反制措施,自己的亲信大臣或是入狱,或是贬为庶民发回漠北之地。虽然为对完颜宗翰下手,不过派亲兵保护,实施软禁。
完颜宗翰如此纵横疆场,叱咤风云的大英雄如何能受如此羞辱,不久,即忧愤成疾,郁郁而终。一代枭雄就此陨落,完颜宗翰生前为女真族立下的“丰功伟绩”一同覆之尘土。而其纵兵抢掠,肆意屠杀,罪行涛涛,也确实得到其应有的下场。
消除了最后一支异己的力量,完颜宗干、金兀术一派独掌大权,失去对中原的控制,战略空间被大大压缩到河北及原辽地。赵构,更是势利地停止了对金国的岁币绢帛等物,原因是无法运抵。这是一向骄傲的金国朝堂无法容忍的。不过连年大战,金军战斗减员约四十万,实力大损,剩余的兵力不足三十万,且多为新兵。金熙宗所主张的国策是以汉化替代女真族原始野蛮的管理模式,对于邻国也可采取暂时的退让修好,以赢得金国自身相对平和的外部环境,养精蓄锐。
而一向主战的完颜宗干、宗弼等人对金熙宗退让之举强烈反对,完颜宗干提出吸纳番邦兵员充实金军之法,主要对蒙古克烈部,高丽国,被镇压的契丹部族蒸发兵员,用以对宋作战。起初对加入这些杂牌军,金兀术是十分反对的,但是在短时间内确实难以形成一支战局绝对优势的军事实力对宋施压,金兀术最后也只能勉为其难地同意此方案。
如此,金国强行抽调了蒙古克烈部三万蒙古铁骑,从高丽国抽调五万高丽勇士,而从契丹族强行蒸发精壮男子充军八万余人。甚至将河北之地的宋朝精壮男子全部编制入伍,作为劳力,充实到金军之中。
河北之地百姓纷纷逃往河东、河南、青州、兖州等地以躲避金军的征兵,虽然完颜宗干在黄河沿线布置重兵,防止宋人南逃,但是毕竟金军兵力有限,加上河东秦风、河南隋坚、岳飞等部纷纷派出军队接应和救援河北百姓,如此一来,河北之地形如一个漏勺,百姓纷纷逃离,而剩下一个空壳。
如此恶性循环的后果就是金国失去了生产粮食所需的农民和生产武器、器具的工匠,也就丧失了最基本的生产能力,金国庞大的支出如此一来要完全通过掠夺的方式方可达成。纵然金国在前期对辽、对宋战争积累了大量财富,但金人挥霍无度,不知节省的生活方式也使得原本十分充盈的国库渐渐亏空。尤其金熙宗在燕京皇城修建的过程中投入了巨额财富,城墙加高加宽数倍,每座城门皆修建了瓮城,将居庸关、山海关扩大规模,加固城防,形成了以燕京为中心,坚固的防御体系。还有在燕京城中修建皇宫及数个皇家园林,打通运河,整理护城水路,种种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之举一股脑地全部进行中,财力大损,国力更是大损。如此一来,越发迫使金军不能止步不前,只能通过不断地征战以积累财富,生存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