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我反对(2 / 2)
边说着,还一边似有意似无意的瞅了瞅秦浩。
秦浩很自然地接话道:“赵国公在吏部做了二十年,在尚书省也做了十几年,不论是业务还是人选,自然没有人比您更熟悉,不知您的心中,瞩意的是谁啊。”
长孙无忌笑道:“我觉得啊,韩瑗韩伯玉,是个合适的人选。”
众人闻言不由面面相觑,还是新官上任的于志宁当先开口道:“赵国公,这韩瑗不是您的学生么,要说这能力或许也还够了,可是这资历。。。。。是不是浅了一点?要不咱议一议吧。”
长孙无忌笑道:“于大人,你说到底是资历重要,还是本事重要,韩瑗他虽是我的学生,但六部之事他均由涉猎,而且品行优良端正,正所谓举贤不避亲,正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所以深知尚书省之事物,在我看来,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资历?贞恒今年不满三十,便已是人臣之首了,韩瑗今年已经都四十了,怎么就当不了一个尚书左丞。”
这话一出,整个政事堂更静了,这长孙无忌居然拿他学生跟秦浩去比?是我们听错了,还是你说错了?秦浩他年纪虽小,却是凌烟阁上挂着画像的大功之臣,从东北到岭南,从波斯到西宁,甚至再到整个海外全是人家立下的汗马功劳,你那学生干过什么了不起的事?
于是,众人很自然的,齐刷刷的将目光投向了秦浩。
人家这话可是有点踩脸了啊,您难道还不表示表示?
却见秦浩依然翘着腿,美滋滋的喝茶,好像没听见一般,只是他的嘴角,却隐隐有着一丝笑意。
李世民,真的完了,贞观的时代,过去了啊,啧啧,人还没死呢,这长孙无忌就敢拦权了。
长孙无忌也是直勾勾地瞅着他,好半天,才出声问道:“贞恒以为。。。。如何?”
“啊,啊?问我啊,尚书省的事儿我不懂,你们聊吧,只要你们没意见,我草诏就是了。”
众人闻言一阵失望,就连李承乾也是突然感觉格外的失落,却在这时,褚遂良拍案而起,大吼一声道:“荒谬!简直荒谬!我不同意!”
呼噜噜~
秦浩喝茶的声音格外的响,他必须得用大茶碗把自己的脸盖住才行,因为他,实在是忍不住了,他的嘴,已经乐得都快咧到耳朵根去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