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老崔进城(1 / 2)

加入书签

一个多月的时间,朝廷才统计出了结果,吏部侍郎郭桓和同伙们只用三年时间,就从各地的国库贪墨了一千八百多万石的粮食。

要知道在洪武初年大明所有的税粮加起来总共只有三千多万石,这不是在挖大明的墙脚了,简直就是在割老朱的命根子。

这是足以让老朱冲破天灵盖的愤怒,他的报复自然来得无比凶残猛烈。朝堂上的被抓的只是大鱼而已,而老朱连小虾米都没有准备放过,只要贪污六十两一律处死。

一顿刑罚下来,锦衣卫的名单上立即多了许多的人,锦衣卫犹如出巢的蜂群在应天城中肆虐,不断的进入各个衙门和他们的家门,光天化日之下可杀人于市,没有半点的顾及。

这等阵势别说那些犯了罪,即便是清清白白的官员也是心惊胆颤,看着身边的熟悉的同僚一个个的被抓走,心里头不发怵那才是怪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见不到他们了,也许过那么几天,他就会出现在衙门的门口或者附近的土地庙里,正在用黑洞洞的双眼望着你。

只要看上一眼保证连续几天都要做恶梦,即便休息不好对于差事也不敢怠慢半分,反而从前更加的勤谨,一是慑于老朱的凶残不敢耽搁政务,另外一方面是让老朱的看见自己的努力。

从前隔着一层层的上官在皇帝跟前出不了头,现在好了上官全都没有了,损失最惨重的莫过于户部,一个员外郎便是最大的,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对于惨死的同僚们,只能给他们多烧些纸钱,希望不要怪罪自己占了他们位子。

老泥鳅去了老崔挺伤心,又少了一个跟他喝酒闲聊的人,心酸之余不由得想到自己的身后事,自己比老泥鳅还年长不少,怕是也没有多少日子好活了。

他起了大早坐上火车就去了城里,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坐火车,不是没钱是瞧着害怕,因为火车刚刚试行的时候,他曾亲眼瞧着这大家伙脱了轨一头扎进秦淮河,亏得当时上面没人。

今天试了一次感觉还真不错,还有个书院的学生给他让座呢,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应天城。

年龄大了腿脚不利落,说起来他好久都没进城了,从前只知道城里繁华,今天也不知道怎得南门车站热闹无比,城里却是一片萧条,大街上的人也是稀稀落落的,就连街道两边的商户也是半掩着店门做贼一样。

不过寿材铺里倒是店门大开,老崔此番来城里便是给自己置办寿材寿衣的,免得哪天突然去了,让儿孙手忙脚乱的准备。

掌柜的拨着算盘笑呵呵的道:“老丈是要寿材冲喜吗,如果家里人病得厉害还是到别处吧,我这里至少三个月后才能给做好。”

“呸!你家里才有病人呢!这寿材是老汉给自己预备的!”

掌柜擦擦脸上的吐沫,“您老早说,看您嗓门大中气足,是要长命百岁哩,咱们一定精工细作包您满意。”

“老汉就是冲着你家的老字号来的,给俺做一个杉木的,要大的。住惯了宽敞房子,小了太憋屈。”

掌柜的上下将老汉打量一番,笑道:“老丈这杉木的可不便宜,怕是要不少银子。”

“你这是瞧不起人,老汉没有银子但是有金子,这便是定金了。”老崔得意从袖子里拿出个金锞子放在柜台上,这金锞子是他专门找马家的库房的管事换的,用来压箱底的。

掌柜的拿过来咬了咬,“好成色,老太爷这边请,赶紧得上茶来!”

“当不得掌柜这般称呼,俺就是个寻常的农家老汉!”

“寻常的农家人可没有您出手这番大方的,莫非是方山来的。”

“呵呵……有眼力,俺还是公爷家的佃户哩!”老崔言语间十分的得意。

“哎呀呀,原来是徐国公家的佃户啊,难怪如此阔绰。您是福寿双全哪,要我说这杉木的配不上您,我这里还有金丝楠的木料用来做寿材做好不过,要不您到后院里面瞧瞧。”

“你哄哪个,当俺不知道金丝楠是给皇帝老爷修宫殿用的,公府的老太爷过世用的也不过是寻常的楠木,金丝楠棺材那是权贵人家用的,老汉可消受不起,用杉木就好,尺寸给俺做得大些。”

两人说话间一个戴孝的人进到店里往柜台上放了一小锭银子,对掌柜的道:“临河巷孙府……孙宅要一口薄棺材,记得早些送过去。”

掌柜的上前收了银子,拱手回道:“您知道最近要寿材的人比较多,咱们这里没日没夜的赶制,最快也得要明天下午才成。”

“那就明天下午吧,不能再晚了。”那客人点头应下便转头离开了。

老崔好奇的问道:“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城里有了瘟疫吗?”

“您是方山来的,这么大的事情您竟然不知道?”

“天快凉了,老汉最近忙着在秦淮河修鸭舍呢,没听说发生什么大事。”

掌柜也是多嘴的,神秘兮兮的给老崔咬了一阵儿耳朵,老崔听得眼珠子瞪得老大,义愤填膺的一拍桌子,“这群狗贪官,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