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少年庞统(2 / 3)
曹操,乱世之Jn雄,我相信,他以后必然会东山再起,而且很有可能会成为高飞强劲的对手。”老者缓缓地说道。
“可是,高飞并不差,叔父为什么不帮助高飞除掉曹操,然后投靠高飞呢,我想,以高飞之大度,必然会对叔父器重有加,那么叔父后半辈就尽管享受清福了。”少年围坐在老者的身边,侃侃而谈,说出的话语,也完全越了这个年龄应有的界限。
老者摇了摇头,说道:“不……你还是没有能够看透。大丈夫立于乱世当中,当建功立业,成就丰功伟绩。如今燕军人济济,气势逼人,官渡一战打败了处在上风的秦军,而今有击败了曹操,中原即将易主。然而,胜利了,并非是一件好事,往往会导致人的骄傲心里。加上你现在还小,并不知名,没有人能够看出你身上独具的经天纬地之。就算我带你去了燕国又如何?
燕国谋士、武将众多,哪里又能轮到你挥能的时候?叔父此次给曹操指了一条明路,估计这也是曹操心中所想,只要他能沿着自己心中所想的道路走,不出五年,他日必然会东山再起。
可是,曹操帐下,并无国器之,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徐庶、荀彧、程昱、刘晔等辈都不足以堪当大任。你长成大人后,曹操也应该东山再起了,而他所也缺乏的是一个国器,而那个国器,就是你庞士元。等到了你拿着玉佩去找曹操的时候,也正是你施展华的时候。”
少年听完老者的话,心里很明白,这是老者在给他创造一个得以施展华的平台。他默默地点了点头,对老者说道:“叔父,我记下了。明日一早,咱们就回襄阳吧,我去拜访水镜先生,再与他谈论一下天下大势。”
“哈哈哈,士元,你终于想通了,这是你该走的路。看来,这次中原之行,我并没有带你白来一趟。你现在就是一只雏凤,假以时日,一定会翱翔于九天,清鸣于云中,到那时,你就会明白,为何今日叔父会帮助曹操了。”老者开心地笑道。
这时,山洞外面来了一批骑兵,一个身穿铠甲,头戴钢盔的将军走了进来,先扫视了一眼山洞里的情形,见山洞内除了这一老一少外再无其他人,没有任何藏身之处,便喝问道:“你们可曾见过一个这么高,穿着一身盔甲,骑着马的人经过这里?”
老者点了点头,说道:“看见了,还抢了我们烤的鸡,吃饱之后,还抢走了我们的口粮,然后扬长而去,朝东南方向纵马而去!”
戴盔穿甲的将军是魏延,狐疑地看了一眼少年,见少年身材并不高,而去面相丑陋,一把将少年拽了过来,问道:“小孩儿,我问你,他说的可是实话?”
“我叔父说的自然是实话。”
“那我怎么肯定你说的是实话?”魏延的眼睛里,冒出了一点幽光,杀意大起。
少年道:“我叔父教过我,小孩不能说瞎话,说瞎话的话,舌头就会烂掉,我可不想舌头烂掉。”
魏延听后,见少年确实很童真,便松开了手,问道:“听口音,你们不是这里的人吧?来自哪里,叫什么名字?”
“我叫庞统,来自襄阳,这位是我的叔父,本来是探亲的,谁知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大暴雨,只能暂且栖身在山洞内。”少年回答道。
魏延见少年对答如流,一脸的天真,扭身便走,冲外面的一个骑兵说道:“带口粮了没?扔给这一老一少一袋口粮!”
一个士兵“诺”了一声,急忙解下一袋口粮,扔进了山洞,而魏延则迅消失。
庞统捡起那袋口粮,看着远去的魏延,扭头对老者说道:“叔父,燕军果然仁义!只可惜,以后却是我的敌人,这个将军的面容我记下了,以后我会放他一马的。”
“知恩图报,很好……很好……”老者只说了这句话,便什么也不吭声了,继续闭目养神。
……………………
曹操一路狂奔,专挑小路走,等到了天色微明的时候,这停下来歇息片刻。坐在树下,他仰望天空,身边已经没有了人,也不知道那些跟随他的将士们都如何了。
“我已经自身难保了,哪里还有心思顾得上他们?但愿他们都平安无事……”
歇息了一会儿后,曹操再次翻身骑上了绝影马,还真别说,如果不是绝影马的度,他估计早就被燕军给擒住了。
刚一上马,曹操便听见后面传来了阵阵马蹄声,心中一惊,急忙回头,瞥见许褚、夏侯惇、曹仁、曹洪、曹休、徐庶、荀彧、程昱、刘晔、满宠、十人策马而来,每个人都狼狈不堪。
“大王……大王……”许褚第一个现了曹操,便急忙狂声喊了出来,其余人也都一脸的兴奋。
曹操急忙调转马头,策马相迎,看到这十人文武大臣,他的眼眶都湿润了。
两下相见,众人纷纷下马,参拜曹操,都哭丧着脸,大声喊道:“大王,可算找到你了,臣等都担心死了,生怕大王会出上马事情……”
曹操也是老泪横秋,此时此景,他又怎么不掉泪呢。他将众人一一扶起,见许褚身上受了三处伤,夏侯惇身上受了两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