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商榷(3 / 3)
高飞摇了摇头道:“冀城虽大,却无险可守,就算挡的住北宫伯玉带领的人马,也绝对挡不住十几万的羌胡叛军。以我之见,暂时放弃冀城,退守陈仓,陈仓地势险要,如果有这五千兵马的话,我绝对有把握守住陈仓要道。守住了陈仓就等于守住了三辅,即使凉州全境全部陷入叛军之手,只要三辅无碍,朝廷方面再派大军前来围剿,必然能够进行一番反扑。不知道两位大人意下如何?”
盖勋一拍大腿,大声叫道:“就这样办,不是我们想抛弃凉州,而是形势所迫,刺史大人不顾全大局死不足惜。太守大人,你的意思呢?”
“如今陇西、金城尽皆陷入叛军之手,汉阳郡岌岌可危,好在我已经事先公告各城,让百姓提早撤离。既然陈仓能挡住叛军的脚步,那就退守陈仓吧!”傅燮想了很久,这才缓缓地道,“侯爷,你是平定黄巾的大功臣,征战沙场、指挥千军万马必定是侯爷的强项,我和盖大人愿意暂时听从侯爷调遣,等退了叛军,我等也必定会联名给陛下上书,述说侯爷的功劳!”
这种好事,高飞绝对不能客气,这可是生死存亡的关头,只要手里有了兵马,那底气就不一样,五千兵马都是经过正规训练的官军,加上他的七百多骑兵,守住一个小小的陈仓简直是措措有余。他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是二位大人的意思,那我就却之不恭了。不过嘛,二位大人既然知道刺史大人带着那一万五千人有去无回,难道就愿意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去送死嘛?”
傅燮、盖勋面面相觑,却也拿不出什么好的注意来,便一起拱手问道:“不知道侯爷有何妙计?”
高飞阴笑了一下,轻声地对傅燮、盖勋说了一番话,傅燮、盖勋听后顿时大惊失色,脸上冷汗直冒,随后一起问道:“侯爷,这可是死罪啊,难道侯爷真的要这样做嘛?”
高飞点了点头,道:“二位大人,这也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事成之后出了什么事情我一个人独立承担,绝对不会牵扯到二位大人,不过这件事还需要二位大人从中协助。”
傅燮、盖勋都是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人,盖勋更是名门官宦之后,自从祖上开始就一直是两千石的高官了,二人的心里都做了一番斗争,最后还是答应了高飞,表示愿意从中协助。
高飞也清楚,这件事确实是杀头的死罪,可仔细想了想,如果这件事做了,他不仅可以掌控冀城内这支两万人马的军队,更可以有足够的资本来进行光复凉州的计划。可是如果不做这件事,他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万五千人去白白送死。他和傅燮、盖勋趁着左昌还在校场集结军队,便悄悄地开始了行动,。
(备注:汉朝的州刺史和州牧其实都是一州的最高长官,一州就相当于现在的一省,但是从权利上来看,州刺史和州牧还是有着一点区别的。汉武帝将天下九州分为十三州,每州各设一刺史,起初起到的是监察各郡太守的作用,但是后来权利日益加重,汉成帝的时候将刺史改为州牧,使得州牧正式成为了一州的最高长官。
一州中有刺史就没有州牧,反之亦然,但是州刺史在本州内可以晋升为州牧,刺史是州的常设官,但州牧不是,所以不一定每个州刺史都能晋升为州牧,通常在用兵频繁的地区设置州牧。这样来看,州牧是握有比州刺史更强的军事权。
到了汉桓帝和汉灵帝的时候,凉州的羌人大规模叛乱很少出现,而相比之下幽州、并州一带则经常遭受鲜卑人的侵扰,成为军事频发地区,所以到了黄巾起义的时候,凉州的州长官从牧降为了刺史,而幽州、并州则从刺史升为了州牧。这种州牧和州刺史并存的局面,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