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兵变(2 / 3)
的条约,希特勒说撕毁就撕毁,完全没有任何一点征兆,这完全出乎斯大林的预料。
于是,俄罗斯悲剧了。
斯大林的梦想,黑鹰党的梦想,在德国的机枪大炮和轰炸机面前黯然失色,德国的打击,让俄罗斯所有梦想化为泡影,于是斯大林只能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指挥艰苦卓绝的抗战,几年的成果因为自己的大意付之一炬。
而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的共和制,却奇迹般的出来了,至少现在看来,斯大林在中亚的政策还算成功,中亚国家既归附俄罗斯,他们的共和制也在影响着俄罗斯,实际上莫斯科这个黑鹰党支持者聚集的城市,已经发展共和制是成熟的了,斯大林在战前,还在构想着,先在西部发展共和制,以后再向东部延伸,循序渐进。
可是现在什么都没用,哈萨克斯坦的共和制没有给俄罗斯带来福音,如果中亚被阿拉伯帝国控制,斯大林做的一切就成了一个笑话。
俄罗斯管不到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共和国被伊凡的十万大军顷刻瓦解,另外十几万哈萨克斯坦军队在土库曼的战场上,无家可回。
就在哈萨克斯坦的军队无所适从,要听从司令和军官的命令留在土库曼坚持与伊朗和阿富汗作战时,阿拉伯帝国宣布废除哈萨克斯坦共和制,恢复哈萨克斯坦罕国。
其实共和制虽然在哈萨克实行,其实贯彻得并不多,怎么可能在这样一个原始封建的国家实现民族,斯大林也不过是要给这些国家一个名头而已,实际上哈萨克斯坦的总统都是原来哈萨克斯坦罕国留下来的领袖,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但是除了人员保留,斯大林为了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制度更有吸引力,更让俄罗斯人接受,不得不做一些有利于哈萨克似然人民的事情,只有哈萨克斯坦人民享受到了共和国制度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他们才能放心大胆的接受这个制度,才能慢慢改变根深蒂固的沙皇封建思想。
于是原来罕国的领袖,虽然还是那些人,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权力已经大大缩减,甚至引起了很多贵族成员的不满,但是哈萨克斯坦这样的国家要想生存,就必须依附一个大国,在这个区域内,也只有俄罗斯可以让哈萨克斯坦依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国家,若要说中国,中国自身还难保,国内动乱平凡,而且根本不是俄罗斯的对手,哈萨克斯坦只能找俄罗斯。
可是这种心里的不满一直在俄罗斯强势的压榨之下,积怨很深,只是不敢发泄而已,共和制在那些贵族眼里,虽然并没有剥夺他们太多全力,但是即使是让他们在出行的时,保持得亲民一点,说一句官民平等的官话,对于这些几千年的贵族来说,也是无法接受的,他们觉得是在侮辱他们。
哈萨克斯坦贵族一直默默忍受着,他们认为自己要忍受一辈子,直到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到来。
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到来,开始是引起哈萨克斯坦贵族的恐慌的,毕竟阿拉伯帝国,这只是其他人对阿拉伯的称呼,阿拉伯帝国并非真正的帝国,实际上他的真名叫阿拉伯共和国联盟,而且这是一个真正的共和国体制。
赵建国在中东实行了三权分立,虽然与美国的三权分立不同,总统和委员长在任何时候,无论哪一方面,都能一言而决,但是三权至少在赵建国之下是分立的,至少民众可以通过三权分立来监督官员。
当然,这是在没有得罪赵建国的情况下,如果得罪赵建国,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可是又有几个人用得着赵建国亲自出面更正,实际上,赵建国对这些监督从来都是促进的,除了一个人**,下面都得民主。
赵建国对阿伊莎说的,以后将民主交回给阿拉伯人,并不是一句空话,实际上现在的巴勒斯坦,只要赵建国愿意交出权力,立刻就可以实现民主,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而其他地区,也可以慢慢潜移默化,至少在赵建国的统治的时候,没有了固定的顾族,没有了既得利益庞大的集团,所有阿拉伯国家都是从解放战争走出来的,基本都是下层人民刚刚当家作主,这个时候加了强大的压力,很容易能够转变他们的思维。
但是哈萨克人不一样,这里没有约束,这些国家的共和制只是做做样子,可是偏偏做做样子的时候自己的又不能尽展所长,发挥所有的权力,这就像一个明明可以一拳垂死一个小人的壮汉,你硬要他不用手不用教与小人打,虽然照样打得过,可是就是不舒服。
俄罗斯的压力下,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也不得不忍受,现在阿拉伯帝国来了,引起他们的恐慌,如果阿拉伯帝国的领袖赵建国要他们也实行三权分立的共和制,那还不如杀了这些贵族,可是偏偏这个时候竟然军队没有回来。
真不知军队的司令是怎么想的,那些贵族急的不行,可是也没有任何用处,阿拉伯军的攻击速度太快了,很迅速的拿下那些城镇,占领公路和要塞,阿斯塔纳在等不到救援的情况下,终于宣告陷落。
阿拉伯军队控制了阿斯塔纳,而就在这时,伊凡派军将那些贵族成员,无论老的小的都找了来,这些人原本以为是要对他们怎么样,毕竟疯子少帅的残酷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