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形势逆转(2 / 3)

加入书签

并非有了歼击机就不需要轰炸机,而是没有那么多资源来建设空军,赵建国也想齐头并进,但是对于原本一清二白的阿拉伯帝国,要建造庞大的军队,即使把石油像水一样输出,也无法满足庞大的军工需要。[地球最后一个帝国] 首发[] 地球最后一个帝国516

这就导致了阿拉伯空军只能重点发展的尴尬情况,而要在德国获得歼击机技术,比获得轰炸机精密技术,要简单得多,因为无论哪个国家,虽然现在有歼击机,但是还没有引起重视,他们宁愿开发更大载弹量的轰炸机和更远航程的轰炸机。

如此一来,阿拉伯空军一出,明明比同盟国的弱小,同盟国的空军却不敢再出了,制空权被阿拉伯帝国军队牢牢锁定。

这让这些同盟国海军将士特别憋屈,同时也是在他们出征前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同盟国将这个消息传回国内,罗斯福丘吉尔,甚至俄罗斯的斯大林,都是又惊讶又愤怒。这样的取巧之技也只有赵建国这个疯子少帅能想出来。

这让这些国家对赵建国这个疯子少帅有了更深的诠释,同时各个国家开始注重研究歼击机,生产更多的歼击机,可是这对地中海海战已经于事无补了。

阿拉伯帝国的歼击机控制了制空权,同盟国海军不敢硬接,可是看到阿拉伯帝国那些寥寥落落的轰炸机,总共还不到三个编队,对排阵万里的同盟国海军来说,实在不值一提,舰船,除了重重护卫的航空母舰,在海上的目标都是很小的,如此小规模编队空军,对于同盟国这些配备精确雷达和高射炮的舰船来说,威胁并不算大。

所以失去对阿拉伯帝国的空军制空权,并没有太大威胁。

毕竟歼击机对海面目标没有威胁。

实际上,现在的阿拉伯帝国已经生产出各种类型的短程导弹,地对地已经装备了一支导弹部队,在加沙地带秘密训练,由阿拉伯人穆萨率领,而空对地,地对空导弹,也已经研制成功,现在完全可以用在歼击机上。

但是赵建国严令不得这样去做,阿拉伯帝国必须要有杀手锏在手,不到关键时刻,不能轻易展示,就像这次歼击机的战力一样,不能提前暴露。

这样一来,同盟国海军依然无忧。

可是,同盟国军队似乎高兴太早了,当这些海军齐头并进,与阿拉伯帝国海军交战,阿拉伯海军因为舰炮射程和辅助设计装置,技术都比不上同盟国海军,潜艇部队也不是同盟国潜艇部队的对手,被打得节节败退。

同盟国一路追击,他们只要突破了阿拉伯帝国的海军防线,就能登录阿拉伯帝国本土,以拉伯帝国本土目前的防卫力量,绝对经不起同盟国军队的进攻,到那个时候,赵建国只能带军队会师德国,而同盟国,必然是地中海海战的胜利者。

可是就在阿拉伯帝国海军败退,同盟国海军甚至看到了塞浦路斯的陆地轮廓,就在这时,隆隆的声音响起来,同盟国的海军将士们惊疑不定。

这个声音,还没有多少海军军官熟悉,或许,有人熟悉,那就是德国和俄罗斯人。

德国和俄罗斯人,在大战开始的时候,已经开始研制一种空对地攻击武器,武装直升机,但是德国因为要养大量装甲部队,所以直升机的研制一直被推后。

以至于现在德国只有直升机,没有武装直升机,而俄罗斯的研制,一直持续到德国似乎德俄条约,向俄罗斯进攻,俄罗斯工业彻底被打废,就算后来在东方领土复苏,也是着重研制步枪狙击枪和形成新的空军,主要是大型轰炸机的研制。

俄罗斯在轰炸机研制方面,成效显著,只可惜俄罗斯太天真,相信了德国,而让空军在德国的闪电战下,还没有起飞,就被歼灭。

这两个国家研制武装直升机最早,却都半途而废,唯独阿拉伯帝国坚持下来了。

这得归功于当初俄罗斯人派人来学习电子技术。

阿拉伯帝国和德国的微电子技术,让俄罗斯艳羡不已,而俄罗斯人最爱的大型轰炸机,如果有了微电子加入,那么轰炸机必然大大提升载弹量和航程,于是俄罗斯人派出了一百多个科学家来耶路撒冷学习。

这其中就有一战最大轰炸机的研制者,西科斯基,西科斯基为俄罗斯研制了一架世界最大型的轰炸机,载弹量世界第一,航程也名列世界前位,这使得俄罗斯一直成为轰炸机研制的领先国家,所以当初赵建国才会提出让俄罗斯用轰炸机技术来换取石油和阿拉伯帝国的其他技术。

而就是这个西科斯基,与其他一百多位俄罗斯科学家一样,不管他们是不是科学家,是助理还是助手,都被阿拉伯帝国扣留了下来。[地球最后一个帝国] 首发[] 地球最后一个帝国516

让这些科学家为阿拉伯帝国效力,虽然这其中不乏爱国的科学家,但是大多数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了在阿拉伯帝国供职,毕竟阿拉伯帝国给他们的条件,比他们在俄国还要好,无论是金钱,还是其他,阿拉伯帝国以一个穷国,以国家经济养了他们,在阿拉伯帝国软硬兼施,赵建国不惜亲自安抚的情况下,留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