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内阁(2 / 2)
时只是作为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成为大明的行政中枢。
内阁辅臣的人数一般为一人至七人不等,内阁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
起初,内阁大学士只是具有顾问身份,皇帝才有最终决定的权力,大学士也很少有机会参与决议。
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地位也水涨船高,日益受尊崇。
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已经相当于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所不同的是,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或称内阁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必须依赖于太监的合作,送达给皇帝批红。
首辅大学士的职权虽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一代明相张居正与大太监冯保的关系就是如此。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