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三 四本奏折(2 / 2)
后一本奏章说得什么?”
“最后一件事说得却不是政事,只是清源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说是调查了京畿几十起建筑、人畜遭雷击之事,发现一个共同点。那些遭了雷击的建筑、树木和人畜都是相比周围最高的一个物事,因此推断雷击并非上天本意降灾于谁,只是什么东西凑巧是周围最高的物事就会招雷。”
“喔?这样啊?也有道理啊。想那遭了雷火的玉清昭应宫,还有城北的佛塔,可不都是那里最高的?”
“可是从来都说遭雷劈是天罚,难道错了?”
“咳咳!慎言。他刚才说的是玉清昭应宫。”
“哦。”刚才质疑的人闭嘴了。玉清昭应宫是宋真宗修建的道观,用来存放祥瑞和“天书”的地方,前些年被雷击中烧毁了。说雷击是天罚,岂不是说老天在罚现在的赵官家他老爹吗?
一个声音咦了一声:“李大官人此时为此事单独写封奏章太小题大做了吧?可是有什么目的?”
刚才那个老书吏一拍桌子:“哎呀,你不说老夫还真没想到。”
众人忙问:“怎么了?”
老书吏很享受这种被人眼巴巴看着的感觉,他捋着胡子慢悠悠地说:“前些时候清源书院可是研究出来我大宋好多天灾并非是因为官家不修德行致上天降罚,而是砍树太多引起的。相公以下诸位官人大多以为此乃信口开河,至今仍在争论。可是现在若是从古至今都被当做天罚的雷击也是有缘故的,那么,呵呵。”
旁边一个人立刻接口道:“原来如此。原来这就是打脸啊。”
老书吏问:“打脸?什么意思?”
那人说:“这是从胄案传出来的,说是李大官人的口头禅。大概就是羞辱的意思。”
“呵呵,这个比喻倒是恰当。这几年各地天灾不断,那些官人们总爱上书把官家说成是昏君,若清源书院这两项研究都对了,那可真是打脸。”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