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三 皇帝的态度(2 / 2)

加入书签

的诏纸发下来了,立刻就有一帮不明真相的大小官员慷慨激昂的反对。这是肯定的,谁也不想让自己的那点儿破事被皇帝知道不是。这下反而要求三皇子出宫的事被暂时放到了一边。

在反对设立警察司最积极的人中李不弃看到了司马光的名字,据说他的奏书写得最有文采。当然有文采也可以解释为能用空话连篇迷惑人的心智。

李不弃对司马光印象深,不光是因为他在历史上的名气,还因为现在司马光也算是政坛上升起的新星。一些人为了抵消李不弃在贝州之战中的功劳现在正在宣传司马光。说是司马光在李不弃没到贝州的时候,司马光就写了《上庞枢密论贝州事宜书》,建议“以计破”贼,具体就是威胁利诱并用,进行分化瓦解,只诛“首恶”,余皆不问。所以说李不弃在贝州很多计策都是盗用的司马光的原创。

我勒个去,是可忍孰不可忍,司马光,咱们走着瞧。

朝堂上下争了不到十天,皇帝突然把陈执中给罢相了。朝堂上都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皇帝的决心,立刻大部分反对的声音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士大夫在这事儿上失了风头,自然要从别的方面找回来,一时之间“应该把三皇子请出宫”的论调又甚嚣尘上,而且变本加厉,甚至陈执中在出京前给赵祯的奏章中都明确提出这个要求。

连广智为此还专门见了李不弃一次,跟他说文官们现在疯了一样串联,特别是中下级官员相约联名上奏折,有的更激烈,要到宣德门外跪求皇帝答允。

“他们疯了吗?就不怕官家彻底恶了他们?他们到底为了什么?”连广智有些不解。

李不弃想了想说:“他们怕啊!官家现在有心设立警察司,他们不摸底,大概怕将来警察司成立了,他们再这样闹会被查出来,所以他们怕最后三皇子依然当了皇帝会秋后算账。”

连广智点头:“想来是这个道理。我们怎么办?”

李不弃呵呵一笑:“现在重要的是把警察司弄好。其他的事由着他们去闹,他们不闹事,官家怎么有决心设警察司?我们怎么有机会撬动朝堂?”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