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开放与封闭二合一(3 / 3)
科技圈,开放与封闭,这两个词的争斗已经持续很久了,英特尔与ARM、微软与苹果、苹果与 Google,就像是苹果“封闭”iOS 系统,Google“开放”的Android 系统,
但好像最后都是“开发”的赢面大一点,就像英特尔(CISC复杂指令集)与精简指令集),就像一个人选择了两条路,一个高耗能、高功效,一个低耗能、低功效,但最终的终点都一样,低成本、低耗能、高功效,
英特尔是封闭的,它的芯片都由它自己生产,而且其竞争对手只有AMD一家;而ARM则将芯片架构的设计授权给苹果等企业使用,最终在移动时代,占据了移动智能设备95%份额的ARM战胜了英特尔。
PC时代,“开放”微软也战胜了“封闭”的苹果;
移动时代,“开放”Android也战胜了“封闭”的iOS,这个“战胜”还有点尚早,只能说是占据了市场份额的80%;
好像最后的结论,就应该是“开放”战胜“封闭”,但实际上呢,ARM的市值连英特尔的零头都不如,而ARM也无法控制下游产业链;而苹果只用了20%的市场份额,拿到了整个智能手机产业80%的利润,而且Android系统的商业程度,远没有iOS 系统高;
其实,这样的争议毫无意义,开放与封闭,本质上还是科技巨头为自己利益诉求服务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ARM因为被英特尔打得连妈都认不出来了,不得不走向了开发之路,走了30年才到现在这个地步;而谷歌是因为丧失了移动时代的先机,然后直接把安卓开源了,都是不得不而为之的策略。
但对李锋来说,因为明年的开放者大会,其实锋锐已经走上了“开放”之路,
只不过,对李锋来说,“开放”是开放,但要开发到什么程度,这是个问题?
毕竟谷歌之所以把安卓开源了,除了为了赶超苹果的脚步外,最主要的是谷歌核心业务是搜索,不是硬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