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8到达海边的那一天(4 / 6)

加入书签

们的作战任务。

“船只下水的速度明显加快,这对我们非常的有利啊。”项燕说到。他来这里就是想要看看楚国海军发展的过程。但是旁边的一些造船厂厂主听到之后,感到有些无奈。

“这个,我们可能接下里的速度就要慢了许多了。”一名造船厂厂长无奈的说到。他的声音比较小,但还是被项燕听到了。

“哦。为什么?”项燕问道。

“这个。”那名厂长显然也没有想到项燕会知道这样的事情。

“这个。我们的原材料不多了。因为风向的关系,来自青城方面的原材料提供的非常的不足,而南方的木材太湿。我们储存的木材根本就不多,此外还有铁梁,我们用的也差不多了。但是北方一直没有补充过来。我们的建造速度很快,但是。材料。没有材料,我们就是建造的再快,问题依然不会很好的解决。”对方无奈的说到这样一个事实。

“哦。还有这样的事情。”项燕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竟然这样严重。

“是的,长官。这造船的木材需要晾晒三年以上才可以使用,但是,秦国人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样的法子,就通过烘烤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烘烤的办法,我们也实验过,其中的度不好把握,温度太高,烘烤的时间太长,木材就废掉了。太短,木材还是不能用,时间久了会变形。不知道秦国人是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反正我们还不会这样的技术。”厂长说到。楚国造船厂不仅仅被限制于技术,还有更多的因素制约其发展,比如,原材料供应上,楚国的原材料大部分来源于韩国。

“这个。我们只能和韩国人商量这样的事情来发展,至于他们能不能给我们。”项燕自己也觉得有些没底了。

胶州,青城。联合造船厂的实验室内。

“怎么样?”一名中年男人问道实验室的实验人员。

“不行,我们已经控制了温度。这温度计,是从韩国器材制造厂买来的,非常的精准,但现在。温度控制住了。时间我们也实验了。可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成功。”一名年轻人有些气馁的说到。

实际上,联合造船厂已经着手解决这样的问题了。他们早已经看到了材料对他们的制约因素非常的大,他们即便是有木材,也需要把木材运送到秦国去,然后秦国加工再卖给他们,这样一倒手,原本很便宜的木材,一下子上涨了不少,这极大的制约了他们的利润空间,但无奈之下,他们没有这样的技术,只能受制于人,不过联合造船厂决定攻克这样的难度,他们决定自己试验解决这样的材料难题,他们首先买进了一些专门的烘烤机,这是秦国人专门制作的,使用的是电力烘烤技术,可以较大的控制温度。不过设备花费了不少钱,此外还有更多的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他们满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难题,结果,他们烘烤出来的木材依然无法解决这样的难题,这一下子让很多人感到为难。因为这样大的投入没有任何的结果,联合造船厂的股东们都着急了。

他们认为,与其这样买进大量的设备,不如直接和秦国人合作,就是花费一些资金也是可以的。毕竟有钱解决的问题还是很轻松的解决,现在对材料的需求非常的大。稍有做的不好,可能会让他们全部完蛋的。

“不要着急,慢慢来,可能我们还需要时间。时间足够多了。问题才会解决,不要着急。慢慢来。”中年男人拍着年轻人的肩膀说到。他也知道这不是着急的事情,但问题就是不容易解决。

实际上,很多人都面临巨大的压力。联合造船厂的未来在什么地方,他们都不太清楚,不过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减低成本,提高利润,船体的结构暂时还没有很大的问题,很大的问题来自于造船的原料,他们只能依靠这样的技术来解决他们的难题。

蒙恬办公室内。

“大宛人想要自己的自卫军。李信的态度是不愿意支持。因为这样做的话,大宛对他们的军事影响力比较小很多。因为李信出兵的可能性就减低了很多。”蒙恬对王贲说到。

“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反对,不过,我觉得,我们应该让大宛人试一试。毕竟,当前陆军部那帮混蛋正在进行军事改革,我的人都在学习,还有很多军事单位要裁撤掉,对此我也感到十分的为难。”王贲说到。

“我们的军事战斗力下降了太多了。很多人都不愿意参加战斗。面对这样的状况。我想,让那些大宛人参与一下也是比较好的,最起码陆军部可以卖掉军火,改善一下我们目前的状况。”王贲这样说到。

“听你的话,你好像意见非常的大。”蒙恬说到。

“不是意见大,而是很大。陆军部的改革非常的扯。”王贲毫不客气的说到。

“如果我是陆军部长的话,我就不这样做,我感觉。丞相府把大量的资金都集中在海军上,海军的发展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王贲说到。

“不过,我不管这些,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经费就可以了。”王贲说到。

“嗯。好吧,我认为,你的建议是不错的。大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