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店开张(1 / 3)

加入书签

回家之后,我动了这样的心思:既然范老三混得不错,是不是可以管他借钱周转一下?

都是自家兄弟,我也没打算客气,第二天打电话联系的时候就直接开口了。

他简单问了一下,知道我是想要做点小买卖,便问我需要多少。

我说两万,没有的话找一万、八千也行。

老三说自己跟着这个老板时间不长,没攒下太多积蓄。但杨老大此刻能够联系得上,一定能想到办法。

又过了一天,他带着一万五千块钱过来给我,说大哥那边拿了一万,三哥给你凑了五千。

我拿着这些钱,说不出的感动:四、五年没见的弟兄,一句话不说就把工作攒下来的钱都拿给我了,这份情意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我强忍着眼泪,没有让它落下来。

老三拍拍我的肩膀,示意我不用多说。提醒我把钱带好,等店开起来以后,再回来和兄弟们喝酒。

离开北京不到两周,回来时发现,老蒲和铁军已经把店址选好了。

图书城那边新落成了一座大厦,也是销售图书与各类文化用品的。大厦底下几层是商铺,这几天刚刚开始招商,谈下来的租金价格还算实在。

最重要的是,图书城那边来往的客流多是文化人。而我们经营民族风格的服饰,正好和那里的文化氛围可以相融合。

他俩下手很快,定下了一间小商铺,还和大厦物业进一步讨价还价,多送了一个月的使用期。

店址选定之前,他俩已经替我做了个决定:就近在边上机关单位找了个单间的公寓。价格也非常便宜,六百块钱一个月,里面自带家具,还有一张大沙发。

之后又回到学校,花了一百多块钱倒腾出来一套二手的上下铺。用板车拉到公寓,就算是大伙都有了落脚的地方。

挤是挤了点,不过这下我们照顾店面就更方便了。至少弟兄几个省下了路费,可以多几包烟钱。

之后便急忙兵分三路:老蒲回到大理去准备发货,铁军跑工商办营业执照,我留在店里盯着内部装修。

一晃又是半个月过去了,一箱一箱的货物发到了店里,铁军也办下了营业执照。我草草的看了一眼,奇怪的是,上面赫然写着法人的名字是:张浩。

我有些啼笑皆非,问铁军为什么不写老蒲的名字而是写了我。

铁军笑着答道,这是老蒲安排的!

我明白老蒲的用意,开店的钱他出了大头。为了平衡和照顾我的心情,法人就落了我的名。不由得心里骂道老蒲干的这件好事,兄弟间还算这么清楚干什么?

随着最后一组定做的货架摆进店里,前期的准备工作就算做完了。

正式开业前一天晚上,我们召集了所有在北京能脱身过来的朋友们在店里帮忙。经过一夜的努力,看着一件件首饰和工艺品被摆上货架,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也挂了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满足感。

其中有个女性朋友心比较细,想出一个好主意:将小块的扎染布艺叠成三角形,垫在首饰盒底下,更显得银饰和小工艺品精美夺目。

老蒲突然开口说道,还有一件重要的大事情没有办呢!

大伙忙问是什么事情。老蒲从柜子后面拿出一块方方正正的木板,说道,就是关于咱们小店的牌子啊,还没有做出来呢!

我心里一紧,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就忘了呢?我可是之前一点都没准备,确实还要起一个正式店名的。

老蒲却不慌不忙地说,就叫做“梦寻南诏”吧!首先,因为咱们店里的东西都带有浓浓的云南大理特色。其次,开这个店是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大家没有意见吧?

我和铁军带头举双手赞成。

之后大家齐心协力的开始动手,将一块块小的木条用强力胶水粘在大木板上,然后由彩色的水笔涂抹上色。

做完之后,这个写着店名的牌子,倒也像是一件艺术品了。

铁军站在梯子上,往墙上高处钉了两颗钉子。木牌就悬挂在了墙上,显得唯美又大气。

在第二日的上午十点左右,我们自己的服饰店“梦寻南诏”终于正式开张营业了!

我们带着感动挥别了前来帮忙的朋友,他们为了我们的事情,整整一晚上都没有休息!

而继续坚持的我们,虽然一夜没合眼,却丝毫没有困意。看着门口来来往往的客人,满是期待与兴奋。

第一天开张后的“收成”居然非常可观,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从早上第一位顾客进来买了一串项链开始,陆陆续续的卖出去很多东西。一天下来销售额将近两千块。

我们掰着指头粗算了一下,就这一天,至少已经为我们赚了四五百块钱!

铁军乐得合不拢嘴,老蒲也满意之极。

想也能明白。照这样的销售情况来看,每天能挣好几百块,一个月下来就是一万多两万块啊!这种收入可是已经到了白领的水平了!我们这些连学位证都还没领到的人,之前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