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山长接见(4 / 5)

加入书签

茶,并将桌面收拾得整齐干净。

“学生感谢童先生的款待。”笑笑真诚道了谢,要不是这一顿实惠的点心,自己恐怕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清清嗓子,深吸一口气,已经做好了将今日出售的商品向童先生重新介绍一遍的准备。

山长先生接见自己,应该就是为的今日学集之事,不然还能为什么?

童先生淡淡一笑,将自己桌上的一大张纸打开,竟是一张描绘详细的京都舆图:“这是你画的?”

笑笑点头,心下明了,看来,童先生已经看了自己前几日所写的《与山长书》。

“难为你画得如此详尽,可有人帮你?”

“自然是有的。”笑笑认真道,将功臣们一一道来:“有丫鬟,有小厮,还有车夫。”

“愿闻其详。”童先生很感兴趣的样子。

笑笑便解释道:“学生从书上查到了京都舆图,描绘得十分简单,仅仅画出了主干街道。于是,学生每日清晨卯时便乘马车从家里出发,每日选一条街道走,用步子丈量街道宽窄,按照书中的舆图框架计算街道的长短。每日放学后再选另一条街道,积少成多,几乎日日不辍。”

笑笑看看童山长,发现对方正在认真的听自己说话,便继续道:“那些极琐碎的小街道的探寻绘制工作,学生便安排给信得过的人去做了,便是这舆图,有一部分也是我那丫头帮着画出来的。”

童山长闻言,微微点头,这孩子倒丝毫没有独自邀功:“你尽心尽力的绘制舆图,仅仅是为了这件事吗?”说着,拿出一叠厚厚的信扎给笑笑看。

《从学车的推广与普及试谈元龙朝的交通发展》,笑笑歪歪脑袋,这正是前几日自己写给山长的信,信纸上除了自己的字,还有一些浅墨色的批注,大概是出自童山长手笔。——与山长的字一比,自己的字显得好丑。

笑笑清清嗓子,一字一句道:“学生最初的确是为了摸清学车的行走路线,才去绘制舆图的。但在绘制舆图的过程中,通过探寻京都每一条街、每一条巷子的分布与特点,倒逐渐喜爱上了这项工作呢!”

“笑笑有何收获?”山长还记得笑笑的名字,是‘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笑’。

“远的不说,就说咱们女学所在的京都北城区,因为学院林立,称之为高教区也不为过。因此,咱们北城区有全京最大的书画铺子和文房铺子,京都一多半的书坊也都集中在北城区 。”

“站着怪累的,坐下讲吧。”童山长指了指旁边的竹椅。

笑笑便不客气地坐下来,正说到兴头处:“以学生愚见,咱们北城区从人文角度来说,商业价值和教育价值都挖掘得远远不够深。”

学院,文房铺子,书画店,画会书坊,甚至古董店,还有什么与文化相关的商业价值可挖呢?

“譬如说,咱们女学里的图书馆,就可以从学里搬到学外。”笑笑的眼睛闪闪发亮。

图书馆这个建议,当初也是唐笑笑提的,童山长觉得可行,便立即在学院内开设了学办图书馆。从图书馆里络绎不绝的学生来看,图书馆的设立,非常有价值,最起码,让学生们比以前爱看书了。

“是将女学的图书馆挪出来,还是在外面建一个更大的?”童先生问。

怪自己刚才没有说清楚,但童先生很快就理解了意思,不愧为校长,好聪明。

“若是在京都建一座可供全民借阅的大图书馆,恐怕要由朝廷来出资了。”童先生沉吟道:“若是个人捐赠,倒不是钱财的问题,而是此举过于招眼,还是不做为好。”

笑笑蹙了蹙眉,的确,如果个人捐赠一所全民图书馆,一定会引来轰动,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必会引来弦外之音,说难听点儿,这是在跟朝廷抢风头,树立自己的威信。

“再者说,个人想从各渠道弄来大量图书也困难些,有些事情并不是钱能够解决的。”童先生似乎能够看出笑笑心里所想,又补充了一句。

难怪,即使是现代,那些大型图书馆也几乎都是公立的。

笑笑的黑眼睛望了望童先生:“先生博爱,学生佩服。”

童先生:“老夫最为迂腐,何来博爱之谈?”

“先生能提出从各渠道选购图书,还不够博爱么?”笑笑大胆说出心中所想:“学生认为,书籍并无高下之分,值得收藏的图书也并非只有政治,文学和艺术之类,譬如,农林牧副渔皆可入书,也皆可为民造福。”

“农林牧副渔入书,确是好想法。”童先生认真道:“只是,这些人要先学会识字才是。”

关于识字这一点,笑笑并非没有想过:“读书识字,环环相扣,从长远看,倒可振兴我朝的教育。”

譬如种地的农民,当他得知农业的书籍中写着对种地有利的内容,只要看懂了,照着做,就能增收高产,就能给他带来富裕,只怕他会想尽办法去弄懂书中内容的。

即使不为功成名就、光耀门楣,他们也会争先恐后地送自己的子孙去书院认字读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