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安排(2 / 3)
你也来府里一趟,我有事情要交待给你。”
柳亭躬身应是,心中有些忐忑。他知道李丰满一行马上就要启程赶往长安,不知东家会怎么安排他们一家五口。
“诶,不是,这玉米你们这就全都拿走了?”王朝一下就急了,“好歹你也要让老子尝尝它的味道如何啊,到底能不能吃,好不好吃,总要先吃过才能确定对不对?”
李丰满毫不客气地一口回绝,这玉米可不比土豆,种子的数量更为稀少,现在好不容易才得了几斤,一粒也不容浪费。
见李丰满竟不理他,王朝一把拽住他的胳膊,高声道“李家小子,你可要搞清楚,这里可是老子的府宅,你们在我宅子里种菜,不给租金也就算了,好歹也得表示表示吧?我也不贪心,这玉米你只需给我留下一粒就好,算是留个念想,如何?”
感受到胳膊上传来的巨力,李丰满不免便想到了这老头儿的战斗力简直爆表,根福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这要是一耍起无赖来,谁能制得住?
“这个可以有。”李丰满秒怂,“根福,给王老来一粒。嗯,就当是付这菜园子的地租了。”
根福应声,从布袋里拣了一粒最小的递给王朝,王朝得之欣喜不已,拿在手中爱不释手。
“玉米的种子,得之不易,整个大唐国域也就只有这么一些了,望王老能够好好珍惜。”李丰满郑重提醒道“此物与土豆一样,虽出自西域,可却并非是西域本土之物,便是此刻派人再去西域搜寻,也不见得能再得到一粒。”
这些种子的来历李丰满心知肚明,西域根本就不可能会找得到,若是不提前在王朝及晋阳公主那里找个预防针,将来万一有人不信邪非要到西域去搜寻一遍,他也好有话讲。
王朝不耐地摆了摆手“知道了知道了,这粒种子老夫定会善待。日后万一你手中的那些种子出了意外,老夫这里也算是有个备份,有备无患嘛。”
李丰满再度拱手告辞,待他们走远,王朝胸中的笔墨再度难捺,飞一般地冲到书房,找出笔墨纸砚,再一次地奋笔疾书,写起了他这半年内的第二份亲笔奏疏。
“……圣上,玉米不同于土豆,土豆难以保存,但是玉米并不存在这样的缺陷。微臣所见,这玉米与大米、小麦、粟米一样,都可做为常规储备的主要粮食……”
“……李丰曾言,玉米耐旱易种,最适西北贫瘠干旱之地种植,且产量远远高于普通的水稻及粟谷,若能大量种植,必是我大唐百姓之福……”
“……今,微臣特向李丰公子讨得玉米实物一粒,借以进献给圣上,敬请圣上御览……”
又是扬扬洒洒数千言,王朝把玉米吹捧得比土豆还要难得可贵,毕竟土豆只可解眼前之危,而玉米却是可以长久储备以策万全之物,战略意义非比寻常。
“胡莱!”
王朝拿着写好的信笺以及玉米一粒,高声唤胡莱前来。
吱哑!
书房的房门被推开,胡莱健步而至,及到近前,拱手一礼,道“不知统领有何吩咐?”
倒是难得地正经了一回,王朝抬头看了他一眼,伸手把信笺及信物递出,道“速去把这封密报及这颗种子送出,叮嘱沿途注意安全,尤其是这颗种子,至关重要,不得有半点闪失!”
“是!”
胡莱伸双手接过,应了一声,转身即走,只是走的时候腿脚好似有些不太灵便,一瘸一拐的那似受了伤痛。
“这小子倒是转了性了,真是难得啊,看来昨天的那顿打没白挨。”王朝抚须轻叹,面现欣慰之色,“果然,熊孩子就是要揍,揍得多了自然也就听话了。”
奏报及种子送出,王朝不由长松了口气,端起桌前的茶杯长饮了一口,心里极为舒坦。
“不过,怎么总觉得好像是忘了点儿什么?”品着杯中的茶水,看着外面入秋后的景致,王朝突然想起来,他好像忘了向皇上禀报,明天晋阳公主与李丰就要启程回长安了,忘了提醒皇上,看看能不能把已经出发的那些大司农给追赶回去。
“算了,忘了就忘了吧,不去想了,反正这些都跟老子没关系……”
王朝一甩头,把这些个在他看来并不重要的事情全都给抛到了脑后。
柳亭低着脑袋跟在李丰满的身后,这次他们很斯文,没有翻墙,而是走的正门出入。
到了前厅,李丰满轻身而坐,坐在正堂正首,目光炯炯地看着柳亭,淡声道“想来你也听说了,明日我就要随晋阳公主一同离开涪川,此去长安,可能一去就是数年不回。我们本就是从长安旅居至此,现在回去,可谓是游子归乡,是回自己的老家,心中并无不舍。”
“而你不同,你本就是涪川本地人,离开了涪川属于是背井离乡,是让你离开自己的故土。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你父母现在皆还在世,所以我让你过来就是想要问一问你,是否愿意随我一同离开?”
古人的乡土观念很重,除了游学赶考,服役当兵,或是遇到了灾年匪患,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否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