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1章 大明海疆几何多(2 / 3)
国家和臣民前来。
不说别的,遣唐使那个时候可是很多的。
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还是相信中愈的判断的。
“臣,知晓了,会尽快拿出一个初步的方案给陛下审阅的。”
中愈其实现在想的比较多,他知晓拔苗助长不是个好主意,但是却没有办法。
有些东西都是成串型的,如果一样做不好,其他的都做不好。
“陛下,其实臣的计划并不保险。如果做成了陛下将是千古一帝,万古之君。可要是做不成,臣将会是千古罪人。”
功劳是建文皇帝朱允文的,罪过自然是方中愈的。
这件事情的结果不会改变。
不管做还是不做,所有的功劳都是皇家的。
这一点中愈比什么人都看得清楚。
所以大明报和逊志报宣传的,都是大明的将士,大明的百姓,大明的朝廷,皇家。
从来没有刻意的去宣传过方中愈。
虽然百姓们都知晓一切,都跟他脱不了干洗,但是看看得懂的人自然知晓,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看不懂的人也就看不懂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自然知晓,这些事情。
天子是没有错的。
之前他发表罪己诏的时候,也是向天下臣民表示他有错。
但是这么久以来,谁还记得他做了这些错事呢?
那些错事都是百官们做的。
连方中愈自己都承认那些错是他们没有做好。
虽然跟他们的关系并不大。
“你想好了没有?”
建文皇帝朱允文信誓旦旦地看着方中愈。
“回陛下,臣想好了。”
“既然想好了,那就去做,朕相信。你会给朕带来好消息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建文皇帝,朱允文,此时表达了最大的信任,他相信中愈做的那件事会成功的。
从他自己内心来讲,他并不想站在太祖高皇帝的羽翼下,带领着这个国家慢慢沉寂,然后走向灭亡。
皇家是最不相信万万岁的,也不相信,国祚绵延,万世。
他比谁都清楚,一个王朝有兴盛也有衰败的时候。
既然中愈给了他一个可以延续王朝性命的方法,他自然要仅仅的抓住了。
“臣叩谢陛下信任。”
方中愈从凳子上起身,收起他那玩世不恭的样子,跪下来向建文皇帝朱允文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也许换一个人前来,建文皇帝朱允文不一定能给他这么大的信任,或者说换一个皇帝恐怕就没有人愿意听方中愈说这样的话。
“起来吧。虽然朕愿意给你这个机会,但还是希望你不要掉以轻心,这件事情还是要很慎重的做的。”
方中愈在赌博,建文皇帝同样在赌,只是彼此心知肚明。
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团结在一起,说服那些为大明朝廷做事的人,掌控着大明国脉的人。
“臣,知道。”
“说吧,你还是没有回答,朕的问题,到底要从哪方面下手?”
既然都表达了彼此的信任与支持,那么就要谈正事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之前一直都在考虑怎样开口,哪里才是突破口?但是现在看中愈的样子,似乎他已经想的很清楚了,所以直接就像中愈说。
从他的眼睛来看,他能考虑的事情举仅仅局限在表面上,对于深层次的情况,还有待观瞻。
况且大明皇帝建文皇帝,朱允文毕竟没有离开过京师。
对于真正的情况,还是来源于下面官员的奏报。
现在锦衣卫的存在帮他解决了很多问题,有很多事情都是下面汇报好了之后直接给他看,最后的结果。
因为中愈的存在,锦衣卫里的周报恰恰写的很明白,让建文皇帝朱允文了解到了外界不少的事情,所以才会现在这么开明。
他有些后悔为什么早早的没有任用方中愈,不过现在还好,他又有些庆幸,至少在他做了这个决定之后,朝廷的局面已经变得很好了。
“臣目前想的也比较简单,不过臣想问陛下一个问题,陛下知道一个国家的国力强盛有什么来决定吗?”
说是奏队,其实大部分还是方中愈在回答或者说他来提问,现在啊提的这个问题也是后世的各国家的领导人考虑的问题。
国家的强盛到底由什么来决定。
“你又来,每次你问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朕真的有些心烦。因为朕知道,朕的问题和答案,根本就赶不上你的,你有什么话就说吧。以后要是再这样,可就没有下次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皱了皱眉头,又吓唬了一下方中愈,虽然他知晓这点吓唬根本就没有什么用。
“得得得,臣说,臣说,陛下不要生气。陛下,其实一个国家要想强盛,最基础的是人。”
中愈也不卖关子了,他也只想建文皇帝朱允文说的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