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6章 万里海疆万里航(3 / 4)

加入书签

,看着方中愈炯炯有神的样子。

兵部尚书齐泰直接问道:“怎么还有些说道,不成,继续说:”

“现在朝廷实施海禁,货物不能出入,百姓们也没有办法通过海陆运输货物只能走陆路,虽然如工部不断的在修建京师通往,全国各地的大路,但那毕竟需要时间,而且各地的财政不一样,支撑不起那么大的消耗。大家担心的是,这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政策,但是方中愈要说太祖高皇帝的政策,陛下和臣已经改变了很多,如今再多改一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听到方中愈把太祖高皇帝的政策说得如此的不在意,其他人都皱着眉头,就连兵部尚书也觉得方中愈今天的做法似乎有些奇怪,以前他都是可以很好的把道理讲清楚,让大家支持他的行为,怎么今天颇有一些急切的意思,而且这种说法不太具有说服力。

“陛下还请治方中愈不敬之罪,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制,咱们确确实实已经改变了许多,但是这一条恐怕恐怕难以支持。太祖高皇帝为什么要禁海,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海盗颇多,百姓们如果在海陆运送货物甚至是有船毁人亡的危险,再加上朝廷没有办法管控所有的百姓,也没有能力去护卫他们,将货物从南方运往北方。如果出了问题的话,朝廷实在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太祖高皇帝因此才会做这样的决定。如果如今朝廷贸贸然的改变这个政策的话,要是南方出现了一些问题,北方如今咱们又不太稳定,到时候朝廷腹背受敌,恐怕有灭国之祸。”

礼部尚书陈迪说道。

对于其他人的做法和之前方中愈的事情,他也能够接受,而且这一段时间来里布所做的事情也有很多。

所以当他出言反对的时候,其他人也认为他说的有道理。

“陛下,其实诸位大人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一是没钱,二是怕会给大明疆域带来危害,但是如果陈来说,如果诸位大臣还是坚持的话,那成换一个说法,如果朝廷能够默认锦衣卫做这件事情的话,臣保有办法筹措出更多的钱粮来,这样也可以让诸位大臣不用担心,更能保卫好整个大明的海疆疆域。”

其他人不知道,方中愈可是知道的,那可是制海权啊。

纵然现在大明水师依然窝在大明,少有的几个港口之类,但是只要大力发展,投钱了,自然是能够得到回报的。

那可是海上贸易呀,这才是真正的关键,当初太祖高皇帝获得大明水师,那是为了给北方的军马作战,因为没有水师,他只有马军和步军。

后来因为有了水师,才奠定了最后几场大战的胜利。

而如今建水师是为了什么?虽然大明也有守护的需求,现在也确确实实有,毕竟海盗还是存在的,就算是远在京师他们也知道,南方一些沿海的地区还是会经常受到骚扰的。

大明的水师既可以守御国土,又可以保障海上通道,这也是有必要的一环,一旦保障了这些南来北往的航道,要是不从里面做一点生意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这不是白白的浪费好东西吗?

对于方中愈来讲,他可是知道的,互通有无自然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他鼓励商人们在大明境内南来北往运送货物,大明货栈为什么这么快就可以集攒起更多的利润,那是因为这真的是十分暴利啊,南方有的北方没有就运到北方去,北方有的南方没有就运回来,这是对于双方都有事,事实好处的呀,而且利润特别的大,五倍十倍已经是最小的利润了。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后期,瓷器运到了其他的国家,比如说倭国,那就是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而那些南阳地区的香料运送到了大明,也是数十倍的利润,这就是金钱啊,就用传送来的,金钱或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海盗走私在那个年代一点都不少,所以跑一趟船的话简直是金银财宝捞到手软。

方中愈现在确确实实需要钱,所以在整个大明的内部环境收为稳定的时候,他就想考虑一下能不能获得海贸的权利。

一听说方中愈说其他人不愿意掺合这个事儿,有锦衣卫来做的话,六部尚书可就不愿意干了。

之前方中愈所做的决定,大明报或者是货站,都是由他自己做主的。

大明报如今带来了多少利润,看建文皇帝朱允文就知道了,当初他们是知道的,建文皇帝朱允文在里面给了份子,虽然只是一个意思意思,但是最后获得的回报却是大的,这里面有不少人也是当初让自己家人去参与了方中愈的,各种各样的投资如今也能获得利润,但是如今想让这个海上贸易完全归于锦衣卫的话,他们可有些不愿意干了,不仅仅是因为,可能会带来大的利润,而且是因为如果锦衣卫越来越强大的话,对于他们这些文官来讲,可能就有问题了,更何况如今方中愈因为帮助建文皇帝朱允文成立的皇家军事学院,在民间的威望越来越高,以后方中愈要是做的更多的事情的话,恐怕整个朝廷都将会是方中愈的人吗?

这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支持归支持,理解归理解,但是一家独大的话,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他们希望的是朝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