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竭力争功(2 / 2)

加入书签

固山额真篇古带领镶蓝旗在右翼防护,杜雷率领正红旗为左翼防护,杜度率领正黄旗和镶红旗断后,豪格率领正蓝旗和镶黄旗依然为先锋。

多尔衮恼怒阿巴泰一有机会便上蹿下跳,极不安分,所以阿巴泰依然没有得到重用,又被闲置起来。

蒙古四旗、汉军旗、蒙古诸藩王皆非常支持多尔衮的决定。

对汉军旗的官兵来说,只要不继续攻城,安全出关,他们就谢天谢地了。

蒙古四旗虽说在进攻吴桥县城的时候损失颇多,但是他们劫掠的物资和人口足以弥补他们的损失了,大量的青壮男子可为他们的奴隶,青壮女子此后也可为他们生下大量的后代,即便那些少年男女,只要出了关,跟随他们一起生活,潜移默化,长大后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蒙古诸藩王劫掠了两县,收获也不算少,最重要的是他们付出最少、损失最少,一直受到保护,相比其它各部惨重的战损,他们已心满意足了。

多尔衮及时宣布撤军,豪格的夺权阴谋没有得逞,不过他可不想就这么放过多尔衮,他要与多尔衮争夺话语权,建立他的威信,他要踏着多尔衮而登上更高的位置。

他要为跟随他的镶黄旗和正蓝旗官兵争取更多的利益,让他们知道,跟着他豪格不吃亏。

同时积极联络对多尔衮不满的正红旗和正红旗,特别是正红旗,战损巨大不说,什么财富都没劫掠到,现在又要保护大军的侧翼,所以,杜雷为了自身利益,也靠向了豪格。

战损巨大的正黄旗早已与豪格站在一起。

至于镶蓝旗,这次损失很小,收获却多,再加上他们与正蓝旗关系深远,所以希望借助豪格的力量来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

支持多尔衮的只有两白旗,至于杜度所在的镶红旗目前则处于中立状态,且杜度已自身难保。

如此,支持豪格的便有了五旗,他对打击多尔衮有着绝对的胜算。

于是,豪格接到命令后并未在规定时间启程,而是继续在沧州等待多尔衮的到来;镶黄旗驻扎在青县,没有继续前行。

不是豪格不顾大局,而是争权战在任何年代、任何组织中都是你死我活的争斗,机会难得,不容错过;历史上豪格在与多尔衮争权失利后,被多尔衮害死;现在多尔衮接连出错,是除去多尔衮的最佳机会,豪格也不会放过。

两白旗非常团结,且实力强大,除去多尔衮不仅符合豪格的利益,更符合皇太极的利益。

然而,事与愿违,接下来的战争,已远远超出了豪格和多尔衮的想象,令他们措手不及。

多尔衮为中军,携带着大量的辎重,队伍长达几十里,行军速度缓慢,这个时候,最怕遭到袭击,首尾不能兼顾。

现在他最想做到的是将人马安全带出关外,否则他百死难辞其咎;多尔衮估计到高大力等山东明军不会任由他们轻松离去,可是,令他害怕的事情最终还是来了,且来的如此迅猛,后果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