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赐酺一日(3 / 3)

加入书签

数周到地将这些大人们请入府中,大排宴宴。

另外五部尚书都到府,九寺五监也都有人赶过来,去泉州随高峻赈灾后、由三部郎中升上来的谏议大夫郑叔矩,御史中丞王盛泰、给事中翟沈生当然也会到。

礼品说是不收,但人家都带过来了,怎么办?谢金莲又是一阵子忙活。

鹞国公,这是有史以来、皇帝授给最年轻官员的国公爵位,再也没有另外哪个人享此殊荣。

英国公、侍郎李士今天也来了,虽然他也是国公,但在济济一堂的高职官员丛中,已经很少有人把酒敬到他的头上。

李士能感觉出来,偶尔有谁不巧的、同自己的眼神对到一起,对方也只是冲这里举举杯子示意一下。

而李靖则不同,英国公一来,便看到老家伙被请上了正中的高座,想当然的正宾。

连赵国公、鄂国公、中书令和江夏郡王都频频地劝李靖的酒,李士的酒越喝越苦,同是大唐知名的两位战神,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席间,话题偶然说到了黔州,褚大人盛赞黔州抗旱,说刺史高审行知道这个喜讯指不定有多高兴。

于是就有人点着头道,“是呀,高大人在黔州独挡一面,能力没得讲,下官估计着,陛下早晚会让高刺史往京师运动一下了。”

更有人不嫌热闹,其中就包括兵部侍郎李士,他说,自刘洎获罪之后,太子中庶子之职已经许久空置了,而黔州高刺史正是恰当。

今日,兴禄坊高府阖府人都在这里,一听人们这么说,也没有谁以为有什么搪突之处。

他们喝着酒,就在私下里感慨着:高府自阁老去世之后,另一次空前的繁荣马上就到了,而且还是远远超过了阁老在世之时。

李士的话只是一句,但无异于起了个头。在座的高官们随声附和,就连那些元勋们也微微点头,用意模糊。

某些人的用意良莠不明,只是擦着边提了一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