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多么融洽(2 / 3)

加入书签

连仪容方面,一向以翩翩风度而自诩的太子,在马王爷面前居然也没什么优越感,要是两个人不得不站在一起,李治的“风度”就有点孱弱的味道了。

谁能阻止那些围观的人、心里面猛然生出个什么判断来?

最后,李治要太子妃也出席,至少在仪仗方面也能壮上不少的声色。太子妃寻思一下,又提议带上陈王李忠,这样总有些亲情的味道。

官道上几十匹快马飞驰而至,趟起一片飞尘,马王府的人立刻欢呼起来。

近了,越来越近了,每个人的面目越来越清晰。

大将薛礼面目刚毅,威风凛凛,征袍在疾驰中飞扬起来,露出袍底下鲜明的甲胄,长戟尖在阳光下闪着熠熠寒光。

薛礼飞马取新合城、箭透七甲、礼退三千吐蕃兵的事,长安已经都知道了。远远地看着这个人,仿佛面前有万千敌军也挡他不住。

李治暗自感慨,“我的身边哪有这样的左膀右臂!左一个庶子、右一个庶子,中间一个庶子,个个不堪一击,总算有个褚遂良还让我给鼓捣走了!”

再看马王殿下,赤驹如火,飞驰而至,而他在马背上稳如泰山,紫袍金带腰悬着乌刀,剑眉下一双虎目正往这边看过来。

太子暗道,怎么开场?先说什么?合不合适仍对王兄自称寡人?按理说他应当先到我这里来回禀龟兹战果,他会不会施礼、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称呼我殿下?好像他这么做的话也有些别扭……

司仪官按程式、指挥仪仗燃放数不清个数的礼炮,硝烟弥漫、震耳欲聋。

接下来,两个人总要面对面了,太子扭头去看赵国公长孙无忌。

今天长孙大人没有节目,今天不像上次,上次在长安东门外迎接高丽凯旋的唐师,那一次皇帝和太子都未到场,今天太子到了,没他什么事。

而马王一行已经到了,他一拽缰绳,炭火人立而起兴奋地长嘶一声,号炮声恰好就停了。

在马王身后,七王妃丽容也紧随着驰至,拽住马缰,嗓音清脆地喊了一声“驭——”,她那匹马原地转了个圈子,一下子也停住。

远处有人喊好,“漂亮!”

马王府那边,有人声音不高地叹道,“姐姐,老七也长本事了!”

话音未落,人们看到从太子妃的车帐下突然跑出个孩子来,凡是认识的,都知道他是七岁的陈王李忠。

李忠朝着马王跑去,开始有些迟疑,还扭回头看看车上,太子妃刚才悄悄对他说了,

“你去,看到那个骑红马的人没有,他是你三伯父,你称呼他要恭敬,最好与他说说你与李雄、李壮他们骑大马的事!”

远近的人一下子都是个愣神,这么个马蹄子乱飞的场面,忽然跑出个孩子来!万一碰到了怎么办?

李治也一愣,他往妻子那边看过去,目光里充满了感激。

马王也一愣,死死勒住缰绳,因为孩子就在他马前。

丽容已经跳下马来,两手扳住李忠的肩膀,俯身问道,“告诉我,你是谁,为什么跑到这里来?”

李忠怯生生地回道,“我,我就住在东宫,我是李忠,主娘说让我来见三伯父,还让我和三伯父说说,我和李雄李壮骑大马的事,我是大马!”

马王听了,连忙跳下来,抱起李忠道,“好孩子,你就让他们骑?”

李忠道,“因为我是哥哥!”

马王又是一愣,孩子最后这句话不是别人教的,因为他在说出口时,是满脸的自豪,“但你想不想骑大马呢?”

“我很想!”

孩子看出来这位三伯父很喜欢自己,大着胆子回道。

马王听了,双手一托,将李忠放到炭火背上,让孩子扶了马鞍,再问他,“你可是有些轻了,还不如李雄重呢……但你感觉如何呢?”

炭火一向不许生人骑上来的,两只前蹄不安份地刨着。

李忠两手紧紧地攀住马鞍子,脸上紧张的没有一点表情,“不,不,不好啊,怎么不如我们那次的好玩!”

他要哭出来了。

远处的人们可都在看着,自李忠跑过去、再被马王抱起来放到马背上,也不知这一大一小的两个人、言来语去的都说了些什么。

但接下来的一幕,就让所有的人、恨不得把下巴摘下来揣兜儿里了。

远远的,只见马王从炭火背上抱下李忠,摘了乌刀递给愣怔的丽容,几下子便将身上的王袍脱了、甩到马鞍上。

然后一下子趴到地下,扭头又对孩子说了句什么。

柳玉如在远处低低地惊呼,“不好啊!峻怎么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场合!”

太子、太子妃、众多的高官王公、长安县万年县热情的百姓,众目睽睽的,马王、帝国首屈一指的宰相尚书令,这是要陪孩子玩骑大马!

马王对李忠说的是,“小子,你能上来吗?”

“我能!”李忠兴奋起来,扳着马王的肩膀爬上去。

李治也忘了身份,在远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