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镖书传信(3 / 3)
壶父子)、刘越王庙(祭南唐大将刘仁瞻)、曹武惠王庙(祭北宋大将曹彬)和元福寿庙(祭元末守金陵死难的大臣福寿)等,也都建于鸡鸣山南,通称为“十庙”。在“功臣庙”中,主要祭祀以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和沐英6人为首的功臣共21人,俗称“功臣楼”。在南京的民间故事中,盛传有“朱元璋炮轰功臣楼”之说。据考证,明代初年的相当一部分功臣,确实是被朱元璋害死的。但其方式比较隐蔽,时间也有先后,并非在“功臣楼”一网予以打尽。如军师刘基(刘伯温)是由朱元璋通过丞相胡惟庸派医生毒死的。徐达攻下元大都(今北京)以后,不久背上生疽(俗称“搭背”)。回南京时病情已较重,据说朱元璋故意赐食烧鹅,促成了他的死亡。朱元璋的外甥歧阳王李文忠,也是生病时被太医害死的。
南京的国子监建成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它的面积很广,东到小营,西抵进香河,南至珍珠桥,北迄鸡笼山麓,大体上相当于六朝皇宫的中心区。今东南大学一带是国子监的主要部分,所以保存有古桧树一株,人们称之为“六朝松”。鉴于六朝皇宫在隋兵灭陈时就被夷为平地,树木更难幸存,因此这株古桧树很可能是600年前明代国子监的遗物。因为在国子监读书以后,可以成为“贤人”,故将所在街坊命名为“成贤街”。又因成贤街的南口和东、西两侧各有牌坊一座,国子监的甫门外还有一座大牌坊,所以俗称为“四牌楼”。现在,这两个地名仍然沿用着。
这一切,都与明中信无关,但却是他必须掌握的,因为,他必须对南京城了如支掌,才能救得了王守仁,故此,他在一路之上,向大家说明这些情况,让大家有所了解。尤其是中军都督府周边的情况,向大家详述一番,以备大家在劫狱之后能够逃出生天,失散之后不会没有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