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朱仿效应(1 / 2)
496:朱仿效应
结束了对神钵的疑惑。周游与李同的交流也结束了。
只不过当他们回到大厅时。大厅却是平静了不少。似乎大家的兴致都不高。而当周游和李同出现后。反而有了起色。至少白老师、黄馆长和明老他们都起了兴致。纷纷围了过來。
白老师打趣道:“那野狐钵怎么样了。”
“野狐钵。”
周游对这个名字可不是很满意。
白老师回道:“野狐禅嘛。”
黄馆长却说道:“我觉得应该叫百丈钵才对。”
明老却反驳道:“怀海钵也不错。”
肖老说:“我倒是觉得直接叫梵音钵最是直接。”
周游想起净世梵音的说法。又想起李同对它的说法。只能无奈地说道:“它叫净世钵。估计是因为那梵音被***称为净世梵音。”
白老师笑着说:“净世钵。意境倒是不低。”
大家也笑了起來。只不过大家对这个“净世”之名不大苟同。笑容有点讽刺味道罢了。
周游不想在这个问題纠缠太多。转移起话題來:“诸位长辈。怎么气氛比之前低了那么多的。”
白老师回道:“还不是因为你。”
黄馆长说:“连神器级别的宝物都出现了。大家哪里还有心情去理会其他的收藏。”
明老却说道:“倒是小日本又想搞风雨。竟然拿出了一只清乾隆珐琅彩荣华富贵灯笼尊出來。可是给大家不小的惊喜。只可惜任由小日本如何的吹嘘和卖弄。我们都懒得理他。”
周游呢喃道:“清乾隆珐琅彩荣华富贵灯笼尊。那东西似乎很贵啊。”
白老师答道:“的确是贵。都被炒出天价了。在前年的拍卖里。它被宣传为举世唯一的杰作。最终拍卖出了八千多万的天价。轰动一时;有趣的是第二年。国内的拍卖行就拍出同样的东西。使得某些人脸面大损。”
“呐。这是刚才的记录。我都帮你记好了。”
跟周游感情很好的明老将自己好的视频U盘插进边上的电脑里。直接给周游展现刚才的过程。
“好精致。”
周游看到那只敛口。鼓腹。圈足。外壁为白釉。价值八千多万的清乾隆珐琅彩荣华富贵灯笼尊。忍禁不住赞叹起來:“这样的宝物。的确是精品里的精品。是同类型的代表杰作。”
甚少发言的徐老似乎很有感触。说道:“桂树参天。枝干虬劲。树下芙蓉盛开。枝繁叶茂。一童站于桂树下。手持竹杆打桂花。贵妇倚坐于巨石旁。身着长裙。面带微笑。神态安详。手持一枝芙蓉花嗅香。身傍有装满菊花、牵牛花的花篮。花篮边置一瓜。一童站于贵妇面前。手持如意。做回头观望。身后侍女怀抱一手拿拨浪鼓的幼童。如此完美的贵族生活。足够体现了当时贵族社会的奢华。倒是有不少历史研究价值。”
白老师笑着说道:“虽然所題的诗不大对景。但总体來说都是国宝级别的。只不过它是纯粹的炒作高价。历史意义与之前所展示的商晚期青铜鸮纹方斝还有点差距。”
大家纷纷点头。
大家都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里其中的奥妙。只是有感于话題的严肃性。比较会圆场的肖老打趣道:“小游。你知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啥。”
周游的心神都在视频上。有点不明。
明老小声提醒道:“刚才有人打眼了。”
肖老补充说道:“刚才有个韩国人打眼了。打得严重。”
肖老一边说以便帮忙推进视频。使得视频迅速推进到他们所说的打眼事件。
原來有一位想出风头的韩国人自以为收到了一件价值不菲的官窑瓷器。拿出來耀武扬威。不想当场被人揭露是高仿品。
“还仿得很真。”
周游仔细观察了视频。发觉自己居然无法直接洞悉。心里暗自诧异。
白老师说道:“这个韩国人自以为很了解中国历史。弄到了一件闹官窑宝物。不想在大家的联合鉴定之后却是民国仿的。气得当场晕倒。”
明老说:“我听到那些韩国人谈论。说那只官窑瓷器是那个人从地下拍卖场全力抢购來的。花了不少的钱。甚至还拿房子去抵押套取现金呢。”
周游叹息道:“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19世纪末。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城。慈禧太后西逃。皇宫大内及圆明园惨遭洗劫。更有大量御用珍宝因种种原因流落民间。慈禧回宫后清查物品。见遗失严重。便龙颜大怒。欲查抄全城。后虑激起民怨。改为以少量现银回购的方式进行强制性收缴。民间有得宝物者。不愿上缴。但又怕因藏匿罪名而被杀头。于是将瓷器底款磨掉。将御用珍瓷保留了下來。这就是有名的“闹官窑”事件。
后來民国。乃至最近。有一小部分聪明的高仿者就打着“闹官窑”的旗号。肆意出售高仿品。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疯狂利润。的确值得那些贪婪者甘愿冒杀头的危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