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劝阻(2 / 3)
“那么说,如果去地区请愿,你去!”赵亮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不光去,我把苟石柱也给你拉來,一块去!”
“他能去,不可能吧!”
“瞧我这三寸不烂之舌能不能说动那煤黑子,!”
,,,,,。
“石柱,忙呢?”杨树林直接到煤窑找到苟石柱。
“來來,屋里坐!”苟石柱正在指挥工人往汽车上装煤,见杨树林,忙把他让进煤窑边的小屋里。
“够忙的啊!挣得不少吧!”杨树林问。
“哥们发了!”苟石柱低声笑着说:“你用钱不,用钱从我这拿些!”苟石柱便给杨树林递过一支烟说。
“你只管自己发财,不管其他知青了!”杨树林问。
“我能管自己就行了,我还能管其他知青,我也沒有那么大本事啊!即使我有那么大本事,其他知青也不让我管啊!你说是不是!”苟石柱深深吸了口烟,又大大地吐出浓浓的烟雾说。
“我说,石柱,你这钻进煤窑里,不关心国家大事啊!”
“什么大事,***早就被打倒了,是不是又有什么大事了!”苟石柱探过头问。
“事沒那么大,就是忻县工作了的知青,想调回北京,写请愿信,到县大院集体请愿,你钻煤窑这儿,一点都沒听说!”
“我好像前些日子听二妞说知青都到县委大院坐着去了,说是要求回北京,也沒说太清楚,我是自己不想回北京顶我父亲的,和他们的事不沾边,所以也沒细打听!”
“赵亮找我了,说是还准备到地区公署去请愿,让我和你也去!”
“扯他的狗屁蛋吧!我又不要求回北京,我不和他们一起去请愿,我还在这儿挖煤呢?哪有那多闲工夫,何况我一看赵亮眼就晕,不爱和他多说话!”
“你可别这么说,人家赵亮现在能挑头,说明也挺有胆量的,何况干这事,都不是为他自个,我就同意,如果去地区请愿,我也去!”杨树林说。
“你跟着起什么哄啊!你也回不了北京,我看你是多余!”
“话不能这么说,人家先烈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为什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啊!你为了咱知青大部分人能回北京,就舍不得点时间!”
“甭扣大帽子,我就觉得和这事搭不上边!”
“那你说,刘炳坤的上边吗?陈鲁平带着孩子回北京了,现在又上了研究生,你说他这个忻县小铁厂的炉前工,和老婆的身份地位越來越悬殊,还老隔这么千里地,他能不心焦地想调回北京,我就是为了他,我也愿意去区里请愿一趟!”杨树林说。
“真的,哈,炳坤够惨的,我见他话也沒以前多了,对调也沒对调成,得,为了他能调回北京到那天,我和你一块去区里请愿去!”苟石柱把茶杯在桌上一墩说道。
,,,,,。
赵亮自从知青代表在他家开会后,他自然也成了知青代表,和王大力一起负责钢铁厂知青回北京的事。
王大力由于爱人和孩子都在忻县,想调回北京沒有赵亮迫切,所以像知青开会,发几份通报情况的说明信件,都不显得十分积极,有两次知青代表开会因为电大学习和热风炉出现工作上的异常状况,也沒有到会。
钢厂知青的事自然主要落在赵亮身上,赵亮是越干越起劲,仿佛是钢厂几百知青的指挥官,走到哪里北京知青都热情相待,无论当车间副主任的知青,当技术员的知青,当工长或当班长的知青。
不论男知青,女知青,长的漂亮的知青,或满脸疙瘩像堆了一脸苍蝇屎的知青,都是笑脸相迎笑脸送,对他说要回北京的事,都点头同意,对他所传达的知青代表所作的决定,也从不提出反对意见,。
他好像一下成了知青们的大家长,在替知青办着一件决定今后命运的大事,带领知青们向光明奔去,跟着他回北京就大有希望。
赵亮心里很满足,是一种让人信服,托付,把希望寄予身上的满足,他感到太骄傲了,好像救世主一样,在拯救那些陷在黑暗中的灵魂,和把他们陷在泥沼中的身子拉出。
赵亮正在积极地为知青调回北京的事忙碌着,突然感觉有人好像在盯自己的稍,他几次四处寻觅,却又不知盯梢的那双眼睛藏在何处。
他有些恐惧,但细想了一下,自己干这事并未犯法,只是要求调回北京,写了几封信,请愿一下,改革开放了,不会把知青的这些行动也定为犯罪吧!
沒犯法,也沒犯罪,他心里大声安慰自己,可是自己为什么担忧呢?是信心不足,于是他想到刘胡兰面对铡刀大义凌然的样子,他暗道:我不会连个十几岁的小姑娘都不如吧!
于是他的心又坦然起來,一天,他刚上班,便见一女人上了他的办公室,他一看,竟是自己的老婆胡雪花。
“你怎么來了!”赵亮一愣。
“不仅我來了,我的公公,你爸也來了!”
“在哪呢?”
“在咱家呢?”赵亮怕家里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