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珍珠(2 / 3)
六十串五十元一串的,花去五千元,剩下的便都是便宜珍珠了,不是十來元一串的,便是七八元一串的,有的珠子不圆,有的珠子很小,赵亮认为,北京有钱买贵珠子的,是少数人,大部分挣工资的,都图便宜,花的二三十元,买便宜珍珠。
回北京后,赵亮在他的小店里摆上珍珠卖,另外,他还赶展销会,展销会一般五六天,一个两米宽的柜台五六天要三四百块租场费,他们头一次上展销会就在北京展览馆。
他们把珍珠摆上柜台,韩淑清问:“咱们珠子卖多少钱一串!”
“多少钱一串,最起码价钱要翻一倍,一百元一串进的珍珠,要卖二百元,五十元的珍珠要卖一百元,十來块七八块的珍珠要卖三十元!”
“卖那么贵有人买吗?”韩淑清有些顾虑。
“卖卖试试,如果好卖咱就卖这个价,不好卖咱再降价吗?”赵亮答。
上午九点多钟,顾客來了,那人啊!简直不像來买东西,像火车站挤火车的,乌泱泱的。
卖珍珠的,一见他的柜台有珍珠,便问:“多少钱!”
赵亮说完价钱后,那些买珍珠的只问:“是真珍珠吗?”
“是啊!是假的明天你來砸我柜台!”赵亮信誓旦旦地说。
“如果是真珍珠,这可不贵!”一个胖女人带头买了一串二百元一串的珍珠,围观的那些人便都像开了窍,一个个掏腰包都买起來,有买二百元一串的,有买一百元一串的,也有买三十元一串的,赵亮那袋钱的一个塑料包,一天便装的满满的了,回家一数,卖了五千元,一万元进的珠子,一天便回了一半本,赵亮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盘完钱也得盘货啊!赵亮一盘货,才发现,原來自己对货物的判断上有问題,还來以为买便宜珍珠的人多,可是一天经营下來,确实好的贵的珍珠好卖,一百元一串进的卖了一半,五十元一串进的也卖了不少,而十几元七八元进的珍珠却沒卖出多少。
第二天,赵亮便把好珠子涨了价,一百元一串进的,卖三百元一串,五十元一串进的,卖二百元一串,其余小珠子和便宜珠子则都是三十元一串,但是好珠子涨了价,仍是好珠子好卖,小的和不太圆的珠子仍难卖。
这是怎么回事啊!第四天,一个买珠人向他说出了秘密,那个买珠人是个四十來岁黑瘦的男人,他在小柱子和不圆的珠串里挑了好一会儿,才挑了十串三十元一串的珠子,赵亮感到奇怪,问:“珠子都差不多,你怎么这么挑啊!有什么区别吗?”
那干瘦的男人说:“珠子当然有区别了,你听过一句成语吧:鱼目混珠,你那二三百元一串的珠子,都是好珠子,是尖壳蚌的,你这三十元一串的珠子,便都不是尖壳蚌的了,有尖壳蚌的,也有大壳蚌的!”
“什么是尖壳蚌,什么是大壳蚌!”赵亮忙问。
“尖壳蚌长的小,长的慢,蚌壳长的有点三角形,大壳蚌,蚌壳长的大,长的快,其他书友正在看:!”
“有什么区别!”
“大壳蚌里个大,珠子就产的多,尖壳蚌个头小,珍珠就产的少!”
“质量一样吗?”赵亮感觉有趣,忙又问。
那个黑瘦男人瞧了瞧赵亮,眨了下眼说:“我告诉你秘密,我买这十串珠子要便宜我五十块!”
“行!”赵亮答。
“这尖壳蚌的珠子是月光白,珠子拿出一看,像月光那样,洁白洁白,好似透明似的白,大壳蚌里的珍珠拿手里一看,像石灰那种白,死白死白的,鱼目混珠,死鱼眼那种白,接近于大壳蚌里珍珠的白,要混,只能和大壳蚌里产的珍珠混让人乍看分不清,那时鱼目,哪是珍珠,如果放尖壳蚌的珍珠里,那一眼就能看出,还混什么啊!”
“您知识真渊博,您贵姓!”
“免贵姓朱,叫亮,连起來叫朱亮!”
“呵呵,咱名字挺近,我叫赵亮!”
“你说说怎么辨真珍珠还是假珍珠!”赵亮忙请教。
“那好办,拿个糙石子,拿珍珠往上一划,真珍珠出现白道,假珍珠是塑料做的,划不出白道,真珍珠划了一下里面仍是珍珠,假珍珠里面就是塑料了,另外,拿打火机烧,还有,活蚌剖出的珍珠和死蚌剖出的珍珠!”那人嘴不停口地说。
赵亮见状,见來买珍珠的人不多,便对韩淑清说:“淑清,你先自己照看会儿,我请教这位大哥点珍珠方面的知识,顺便吃个午饭!”韩淑清点了点头。
“大哥,你怎么对珍珠这么了解!”在小饭馆里,赵亮请朱亮吃饭时问。
“我就是浙江人,我老家那儿也养珍珠!”黑瘦个子不高的朱亮说。
“那你來北京是做买卖!”赵亮又问。
“不是做买卖,我买你那小珍珠磨成粉,配上别的药,治我咳嗽,我一到冬天,就咳嗽,一声诊断是气管炎,瞧了几年都沒看好,有个老中医告诉我个方子,药方里有一味药事珍珠粉,药房里买珍珠粉太贵,我看你这卖的珍珠便宜,买几串,回去磨粉配药吃!”朱亮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