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送活(1 / 3)

加入书签

这时,老王头的虾米皮价格也和王大力的虾皮一样,也是两块五一斤,顾客便买老王头的多了,虾米皮越卖不动,越干越黄的厉害,有顾客问王大力:“人家的虾米皮是白的,你的虾米皮怎么泛黄!”

王大力说:“品种不一样,他那是白虾晒成的,我这是黄虾晒成的,白种人吃白虾容易吸收,黄种人吃黄虾皮容易吸收,他这个歪论一出,买他虾米皮的人竟多了起來,气得隔摊的王老头直蹲地上抽烟。

又有两三个人來买虾米皮,问王大力虾米皮怎么是黄的,王大力又从品种不一样的话对顾客说,那几个顾客点头称是,王大力拿起秤刚想往秤盘上装虾米皮,王老头突然在旁边喊了一声:“刚晒干的虾米皮哎,不出一星期,!”声音不大,但满有新意,那几个要买虾米皮的顾客也不顾王大力正往秤盘上装虾米皮,便齐走到老王头摊前问:“怎么看搁了时间长的虾米皮!”

老王头故作神秘地说:“刚晒干的虾米皮是白的,放时间长了虾米皮就泛黄,就和纸一样,刚造出來的纸倍白,放几年就黄了,老古董的纸哪个是白的呀!”他这几句诱导,说的那几个买主都点起头來,于是便都买他的虾米皮了。

王大力见老王头明目张胆地抢自己买卖,心里生气,但又想,确实是自己的虾米皮只要搁几天就泛黄了,为什么呢?是自己每次买卖后,沒把箱里的塑料袋扎紧,使其迅速跑掉水分和蒸发,不想老王头,每次卖只往塑料袋里倒几斤,然后把箱中的塑料袋马上扎紧,可能是这个原因,可是?自己明明看到老王头也有卖剩下发黄的虾米皮,第二天早上又变成白色的了。

于是他观察了一下,头天发黄的虾米皮,第二天出现在老王头塑料布上,不仅变白,摸手里,还有一种潮润的感觉,他放到鼻子前一闻,好像闻到一股硫磺味,王大力立刻想起黑心商贩为了使馒头变白,用硫磺熏馒头,心想,莫非老王头也把发黄的虾米皮用硫磺熏了熏。

“你闻什么?虾米皮除了虾米皮味,还有什么味!”

“我怎么闻出一股硫磺味!”王大力说。

“你是猫鼻子,还是狗鼻子,在虾米皮里还能闻到硫磺味,昨天一个顾客在那儿放了个屁,你闻到屁味了吗?”老王头笑着说。

“我沒闻到昨天的屁味,我倒刚刚闻到你放出的屁味!”

王大力回去做了实验,把剩下不多发黄的虾米皮放到蒸锅屉上,用个小碗搁上块硫磺,也放到屉中间,国立放上水,上了气候,蒸了几分钟,把盖子拿开一看,发黄的虾米皮果然变白了,而且也不干燥,有些潮乎乎的了。

王大力心说:雕虫小技,哪能蒙的了我,于是把七八斤发黄的虾米皮都依法变成白色的了。

第二天早市,王大力打开箱,亮出虾皮,一开箱盖,他便闻到一股刺鼻的虾和硫磺混合的气味,但是早市在大空场,这气味只持续了几十秒,便被北风刮跑了。

“买虾米皮哟,买虾米皮,刚晒干五天的虾米皮!”王大力吆喝,心说,你老王头不是吆喝刚晒干一星期的虾米皮么,我吆喝刚晒干五天,比你一星期还少两天,看看顾客买谁的,气死你这个老家伙。

他斜眼看了一下隔摊老王头摊在塑料布上的虾米皮,两种虾米皮一比,王大力的虾米皮个又大,又白,而老王头的虾米皮相比较之下便显得不光个头小,而且颜色也沒有王大力的虾米皮白。

几个买虾米皮的顾客來了,听了王大力的吆喝,不禁问:“大兄弟呀,你的虾米皮刚晒五天,那么新鲜!”

“可不是新鲜吗?你瞧这虾米皮多白,拿手一捏肉乎乎的!”王大力夸赞道。

“是吗?我拿几个瞧瞧!”一位中年妇女用手捏起几个虾米皮,仔细瞧了瞧:“是挺白的,挺肉乎乎的!”那中年妇女夸赞道。

“卖虾米皮啦!我卖的虾米皮是沒拿硫磺熏过的!”老王头蹲地上,又像上次一样突然喊了声。

那中年妇女立刻走上前去,问:“大爷,你说嘛,谁卖的虾米皮让硫磺熏过!”

“我不知道谁卖的虾米皮让硫磺熏过,我只保证我卖的虾米皮沒让硫磺熏过!”老王头斜眼看了一下王大力说。

“大爷,你教我怎么能看出虾米皮硫磺熏过沒熏过,其他书友正在看:!”那中年妇女继续问。

“这个好判断,虾米皮太白了,味道太呛了,就是硫磺熏过的!”老王头低声说。

“那咱倒要看看!”那中年妇女拿了几个王大力摊上的虾米皮,又拿了几个老王头虾米皮,一比较,果然王大力摊上的虾米皮白,老王摊上的虾米皮略黄些,又闻了闻,王大力的虾米皮味浓些,老王头摊上的虾米皮味淡些,于是问王大力:“你的虾米皮让硫磺熏过!”

王大力见那妇女问,知是老王头故意揭穿自己,于是脑瓜一转,计上心來说:“大姐呀,这虾米皮都得熏,不是用硫磺,是用一种药,是防虫保鲜的,如果不熏着防虫保鲜药,那就要把虾米皮多加盐,才能起到不长虫保鲜作用,您想盐是多少钱一斤,虾米皮是多少钱一斤,虾米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