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养殖(3 / 3)
士忙个不停,小鱼已经好几鱼缸,长大些的小鱼又不能和刚生下的小鱼放一起,怕大些的小鱼吃刚生下的小鱼,屋里缸越放越多,摆的满地都是。
第一批小孔雀鱼已经长大,和鱼缸里的大孔雀鱼几乎沒区别,王大力心想,开始卖鱼吧!于是用三个大罐头瓶装了五十只公孔雀鱼,五十只母孔雀鱼,在一个星期日的早上舍弃了捞鱼虫,去市场卖这三瓶鱼。
早上八点多钟,他到了花鸟鱼虫市场,此时,市场玻璃大厅里和玻璃大厅外,早已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他卖鱼沒有执照,不能到大厅里卖,只能在大厅外的小马路边,手托着瓶子,在路边叫卖。
买鱼的人不少,卖鱼的人也不少,将近一里地的小马路,一个个卖鱼卖水草,和卖其它活玩物,鸟啊!松鼠啊!乌龟什么的,一个挨一个,几乎排满。
这市场王大力已是熟悉,但卖鱼他还是头一次,他心想,自己这是卖自己辛辛苦苦一点点养大的鱼,不是假水草,也不是捞來的鱼虫,钱挣得干净,卖肯定也比假水草好卖吧!
他问了一下其它人卖孔雀鱼的价格,基本都是三元一对或两元一对,他琢磨,自己瓶里的孔雀鱼也不差,还是从高价起吧!三元一对,打着这个主意,他便把两瓶放在地上,蹲在一边,手托一瓶公孔雀多的瓶子,向來往的人展示。
卖鱼和卖水草的,有吆喝的,有不吆喝的,吆喝的为招徕顾客,不吆喝的,有的是吆喝累了,懒得再吆喝了,但大部份都是人为來买鱼的都长着眼,你吆喝不吆喝,他只要是來买鱼,必要挨摊的看。
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第一次來这个市场,也不是第一次养鱼的,鱼的好坏他们能分辨出來,只要货好,吆喝不吆喝是一样的,既然吆喝不吆喝一样,干吗费那个嗓子呢?他只要看中你的货,想买,不吆喝他也买你的货,他看不上你的货,你吆喝的再厉害,他也不买你的。
王大力不吆喝,却不是相信自己的货好,而是对卖鱼心里沒底,不知自己的鱼,有沒有人买,他今天卖鱼,只是尝试,摸一摸底,并不急着把鱼卖出去。
他想,自己不吆喝,自己的鱼放这里,展示给大家,看到底每条能卖多少钱,他静静地在路边等着,以为像他卖假水草那样,很快便有人围上來向他买。
可是他的鱼,他自己看了觉得很漂亮的鱼却很少有人來问,呆了半个小时,才有一个老头领着十岁左右的男孩子來问,他说三块钱一对,老头说太贵,不远处有人卖一块钱一对,王大力不想放跑这刚要开张的买卖,于是夸耀自己的鱼漂亮,都是小鱼刚养成的,不像那些温室里批发來的鱼,一放到私人家鱼缸里,水温差度大,不是得病就是死,自己的鱼是自家鱼缸养大的,买回去养绝对沒问題,如果有问題,下个星期日來市场找他。
他的一顿解说,终于说的老人和那个十岁左右小男孩动了心,又讨价还价,最后花了三元钱买了他两对孔雀鱼,就这样艰难地卖着,直到近中午,市场的人都快散了,王大力数数兜里的钱,才卖了十一元。
望着地上放着的三瓶鱼,又摸了摸兜里少的可怜的几张人民币,王大力简直可以说大失所望,养了近两个月的鱼,从比火柴头还小的小鱼一直养大,期间多少苦,多少累,多少心血,竟然卖不出去,还不如捞一早上鱼虫或把几颗假水草挣钱,真是捉弄人。
正在王大力垂头丧气准备打道回府时,一个玻璃大厅里有固定摊位的二十來岁秃着头的鱼贩子走來,他见王大力还蹲在那里,鱼搁在身边沒卖出去,于是说:“哥儿们,怎么不卖鱼虫和水草了,又改卖鱼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