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讓讀者心痛的4大寫作手法(2 / 2)
崖的枯枝上,胡斐可以選擇將苗人鳳一刀劈落,自己得救,但他將永遠失去愛人;如果不劈,兩人就會一起摔死。
永遠失去愛人與一起摔死之間如何抉擇呢?
他這一刀到底劈下去還是不劈?金庸大師就是這樣結尾的,全書完。
又是超級討厭的兩難啊!這個兩難還不給答案啊!
創造一組選擇,哪些選項最能表現人心的複雜,這是一個作者必須先想好的。
最最讓人難受的,不是選擇,而是別無選擇。
讓角色看似有選擇的情況下,卻只能選擇最難堪的一個(錢或尊嚴之間,只能要錢不要尊嚴),這才最能打入人心啊!
聰明的你,可別老是被作者耍弄,找個機會也在你的故事中,安排一個兩難折磨人吧!
<延伸閱讀:兩難深入講解>
4.【隱瞞】
這技法說穿了就是,大家都知道,只有你不知道。這個你就是主角,大家就是讀者。
電影《楚門的世界》男主角楚門從出生到長大工作,都活在一個超巨大的攝影棚,他身邊的所有人,包含父母、老婆、朋友、同事都是演員,只有楚門自己不知道,所有人都知道,連觀眾也知道。
這個技法的重點就在於:讓讀者知道悲劇即將發生。
讀者心中會不斷猜測當楚門知道真相時的反應,而且確信他終將知道真相。
這個技法在推理作品(本土八點檔也超愛用)中大量的出現,兇手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就等著傻傻的主角中計,這時局外的讀者便會恨不得衝進書中提醒主角。
這個技法的要訣就在拖延,別讓悲劇太快發生,也別讓悲劇被解決,永遠讓讀者的心情懸在半空中,三番兩次的快被解決、或是快要爆發,最後又會兜回懸而未決的狀態,不斷將讀者玩弄於股掌之間。
【總結】
最後,你可能很想知道,為什麼小說家要折磨讀者,讓讀者心痛?
因為讀者都是被虐狂(認真),我們唯有運用內心的煎熬,才能激起讀者最大的情緒,而讀者也在追求這種感受,雖然他們可能嘴上不承認。
除了這些技法,有時候,一個負面結局(badend),壞人逃之夭夭,好人含恨而終。也能最直接的激起讀者心痛的感覺。
但是,請不要沉迷此道,偶而用用可以,一直濫用大家還是會看穿你的技倆。洛克就曾經聽我爸評論過,這個人寫的小說最後都是大家死光光,很粗糙啦。看到重點了嗎?如果你的故事本身不夠精彩、不夠曲折,只是靠負面結局取寵,只會讓人覺得粗糙、不用心。
再說,大多的讀者看小說是在尋開心,不是想把自己搞得更沉重。否則你看看許多輕小說的徵稿為什麼常常會有一條規定:須輕快取向,謝絕負面結局。
快樂,本來就是讓人能持續做一件事的動力。
立志當小說家的你,應該比任何人都懂這道裡。
就算是個悲劇,也該悲喜交加,讓讀者從中得到了新的勇氣。
有技巧地運用五花八門的情節手法,讓讀者揪心還有很多很多可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