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 小二热衷寻伏魔(4 / 9)
那个蒙古骑术教官都佩服他的较真劲头。王小二明白,许多时候,逃生的关键是速度,只要你够快,你就会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对这一点,没人比他体会的更深了。
从马场出来,他又沿着秦淮河的大堤奔跑回去,说来也怪,按着丁飘蓬的吐纳之法奔跑,跑个一、二十里地,竟然一点儿也不累,在飞奔时,骤然站住,却呼吸匀停,毫不气促,他不知跑到什么时候才会累。天山轻功,真他妈的邪乎。
王小二外出,总佩着剑,奔跑时,左手提着剑,人不离剑,剑不离人,有了剑,就有了胆。剑是把好剑,是向南京城的铸剑名家段麻子订购的,坚韧锋利,寒气逼人,价值不菲。剑鞘却十分陈旧,灰褐色的鳄鱼皮鞘,几乎陈旧得要龟裂的模样,瞧着一点不起眼,佩这种剑的人,看起来家境贫寒,日子不会太好过。他不是没钱买个好剑鞘,嵌上黄金宝石,璀璨夺目,在人前多神气啊,可他不能,象他这种人,怕的就是张扬,得夹着尾巴做人,因此,在向段麻子订购宝剑时,一并将剑鞘外形的要求也交待清楚了,他以为段麻子会想不通,问三问四,唠叨个没完,岂料段麻子却笑了笑,说了句意料之外的话: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段麻子见得多了,见怪不怪,不以为然,他那琥珀色的瞳仁里,根本就不起一丝波澜。
沿着秦淮河的河堤跑一阵子,看看离城近了,就放慢脚步踱进城去,或者叫个马车,去栖霞山学八卦功夫。到了中午,去馆子店点两个菜,喝点小酒。完了回店午休,下午或去搓麻将或去泡妞或呆在店里看小说,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
王小二的日子过得很有规律,只要天气晴朗,他准去练轻功与马术。
跑着跑着,他觉得两条腿特别带劲儿,按着天山轻功的吐纳之法,身子也轻了,腿上的弹跳力好得连自己都有点儿不相信自己了。
一天,他跑到郊外的一处林子边,见一棵树上,有只松鼠骨碌碌眼珠子朝他看,松鼠见的人多了,不怕人,王小二就停了脚步,也朝松鼠看,松鼠象是逗他玩呢,从高处跳到了低处的树叉,向他搔首弄姿,似乎在说:看啥看,有本事就上来抓我呀。王小二觉着跳起来也许够得着,就吸口真气,脚尖一点,纵身一跃,去抓松鼠,那松鼠何等机灵,往旁一窜,自然逃得没了踪影。王小二这一跃,松鼠是扑空了,人却从密叶里,凌空飞起,竟冲到了树梢,他大惊失色,大叫救命,清早不早,树林里哪有人踪,当身体向下落时,他双手乱抓,还好,抱住了一根树枝,人便在树枝上晃荡不休,吓得他魂都没了。
过了一会,他定了定心,就攀着树枝往下爬,一边爬,一边想,莫非我的轻功如今已能穿房越脊了?他爬到一多半,坐在树叉上想,当初,自己缠着丁哥要学飞檐走壁的轻功,丁哥说这功夫要从小学,象我这种年纪的人要学轻功晚啦,不成啦,最终,丁飘蓬经不住纠缠,就对自己说过:飞跃时要用天山轻功提纵换气法,一提丹田真气,足下奋力一点,便能腾身而起;从高处落地时,也要一提丹田真气,脚下微微用力,身体微曲,膝盖微曲,象树叶一般,斜向飘落,落地时要先脚尖,后脚掌,站稳后,方可用天山轻功周天换气法换气,这是基本要点,你要学,就自己去练,好在轻功吐纳的基本心法是相同的,若是要连续高来高去,周天换气法必须运用得十分稔熟,意动则气动,意止则气止,练到了极致,便真气充沛,收发自如了,自然就能如猿猴一般,轻灵跳脱,来去无踪。不过可要当心,学这功夫,一不小心会摔折了胳膊摔断了腿,不是我吓唬你,要真摔坏了,跟我没关系,我可不会来照顾你,是你自己硬要学的呀,不要怪我言之不预呀。
丁哥关于轻功所说的每一句话,王小二铭记在心,一点儿没忘,丁哥是轻功之王,他说的话,句句是金科玉律,小二牢记在心。既然丁哥说自己年纪大了,学轻功不行啦,自己也就不学啦,其实,大什么大,老子才十七岁呀,又不是七十岁,丁哥尽他妈乱说!不过,要是为了练飞檐走壁,摔折了胳膊,摔断了腿,连那两招最厉害的剑招都使不出来了,我王小二还有活路啊,捕快一旦认出了老子,那就死定啦。还是安分点,光学地上飞奔吧,就别练那高来高去,飞檐走壁的玩意儿啦,地上跑得象风一样快,那些捕快照样拿老子没辙。哪料到天山轻功心法练了四、五个月,自己只图逃跑时能跑得快点,无意之中却连飞檐走壁的功夫也顺便学上了,要不是今儿个不抓松鼠,自己还不知道呢。
这么一想,坐在树叉上的王小二高兴啦,他目测自己坐的地方距离地面有多高?大约有个七、八尺高吧,地上长着杂草,跳下去料想也伤不了人,他就想练练落地的功夫,便按着丁哥教的要领,左手握着剑鞘,提一口丹田真气,双脚在树叉上轻轻一点,人便斜飘了下去,落地竟然十分稳便,觉着身轻如燕,悄然无声。
王小二大喜,便走进树林,挑了棵高大的樟树,练起轻功来,他先从低处练起,从低到高,练得熟了,才罢手。从这天起,他常到郊外的这片林子里练习高来高去,低来低去的本事,天山轻功心法,是当今轻功无上心法,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