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 十三弯巷出仙姑(3 / 8)

加入书签

尽管开口,儿子愿效犬马之劳。”

王小二道:“对了,我问你,老太婆是怎么从人群里冒出来的?她是从哪条路口进来的?”

李成功道:“那我就不知道啦,下午,街上尽是人,她刚从人丛里冒出来,就象鱼吐了个泡似的,即刻被我盯上啦,儿子的眼睛毒得很啦,要么她不从玉带街上过,要过,就休想逃过儿子的双眼。”

王小二道:“在玉带街上,老太婆去过哪些商号?”

李成功道:“对了,她去过‘信义寻人商行’。”

“咦,她也去‘信义寻人商行’了?”

李成功诧异道:“怎么啦,去啦,也许她也在找人呀,不久,她就出来了。”

王小二嘴一撇,道:“对了,她在找人,一定也在找人。不过,‘信义商行’好象不咋的,没啥能耐,靠‘信义商行’找人,简直是白搭。”

李成功问:“爸,你怎么知道?”

王小二搪塞道:“听说嘛。”

***

翌日,王小二化妆成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乞丐,衣衫褴褛,颤颤巍巍,右手拄着根破竹杆,左手端着一只缺了口的蓝边大碗,打开后门,悄悄溜了出去,独自往十三弯巷走去。

那一套老乞丐的行头是他早先备好的,以防捕快来抓他的时候,可作化妆逃生的道具。

大牢是断断不能进去的,一旦进了大牢,受那活罪,倒还不如死了好啦。

关于大牢的可怕传说,他听得可多了,低矮恶臭的监舍,发霉粗劣的饭菜,敲诈盘剥的狱卒,无恶不作的狱霸,会让你变成一只任人作贱的赖皮狗,让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所以,王小二对逃避官府追捕的方法,止少不下于三七二十一种。

他蹒跚着走到十三弯巷,来到巷中的第七道拐弯处,他首先敲响了六十一号的大门,那是两扇铁门,铁门上挂着门环,他抓起门环,砰砰砰,碰击着,有气无力地喊着:“开门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行行好吧,我这老叫花子快饿死啦,有吃的给点吃的,没吃的给几个铜板,积德之家,必有好报呀,行行好吧。”

铁门咣当一声打开了,出来一个男仆,厌恶地瞥他一眼,道:“一个老早就来哭穷,老叫花子,轻点好不好,老爷昨夜搓麻将,搓到鸡叫,如今刚睡下不久呢,要吵醒了老爷,怪罪下来,老子一个子儿也不给,你们这些人呀,全是装的,你当老子不知道啊。”

吓得王小二脊背上出了一身冷汗,依旧有气无力地道:“天地良心呀,今年淮河发大水,全家六口人,饿死了四个,活着的两个,万般无奈,才到江南来讨饭呀。活菩萨,行行好吧。”

男仆从袖口掏出两个铜板来,丢进他的破碗里,道:“真他妈的能缠,去去去,别再来敲门了,要再敲,老子对你不客气。”

王小二道:“谢谢大爷,祝你长命百岁,事事顺心。”

砰一声,男仆把铁门关上了。

看来,这六十一号不象是丑老太呆的地方,主人是个富翁,丑老太是在江湖上混的人,这两种人不大可能走在一起。

王小二的这种推测,其实并不靠谱,江湖上的事,有个准星么?!根本就没有。为什么这两种人就不可能走在一起呢?!要是他们恰恰走在一起了呢。世上的事,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什么可能没有啊。

不过,王小二除了如此去碰运气,如此揣测外,还能做些啥呢?要是运气好,说不定,来开门的正好是丑老太呢。就是抱着这种希冀,王小二才来到十三弯巷的。

王小二来到六十二号门前,那是两扇木门,木门已略显破败,门缝豁着口子,能隐约看到院内的动静。

砰砰砰,王小二敲响了院门。有气无力地喊着:“开门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行行好吧,我这老叫花子饿得快不行啦,行行好吧,为儿孙积些德吧,有吃的给口吃的,没吃的给几个铜板吧,……”

院内是个女人的声音,道:“来啦。”

王小二想,但愿是丑老太,那个丑八怪,要不是为了找到李有忠,我小二才不会受这份洋罪呢,谁稀罕你呀。

吱扭一声,门打开了,是一个满面红光的大嫂,她从衣兜里,掏出三枚铜板,放进王小二的蓝边大碗里,道:“老人家,不好意思,我没有多的钱,要有,就多给你几个,那么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还在沿街乞讨,真可怜啊,罪过罪过。要进来歇歇脚,喝口水么?”

王小二道:“多谢大姐,慈悲心肠,真是活菩萨呀,好人必有好报,祝大姐长命百岁,子孙兴旺发达。南京人的心肠真好,上次,也是在这条巷子,有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额角上长着一个瘤子,长得象老寿星似的,给我吃的喝的,还给了我三个铜板,我想去谢谢她,却忘了她住在哪个院子里了,瞧,人老了真没用啊,记性太糟糕啦,不知大姐可知道,老太太住在几号门牌啊?”

大嫂道:“哎呀,我可不知道。家里的活儿干不完啊,还带着三个小孙子,成天就在家里忙乎,大门不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