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一 大濠阿泉骂龙家(4 / 9)

加入书签

道:“世上长得相像的人又不是没有,小叫花道儿老,最保险的方法是,一口咬定三个字,不知道。”

白脸曹操道:“咦,这倒是句实话。”

边说,手中长剑一刻不停,向三哥连攻三招,三哥后撤三步,白脸曹操趁势又欲进招,三哥一式“无心插柳柳飘絮”,逼退白脸曹操,这之后,白脸曹操落了下风,自忖结果不妙,虚晃一剑,飞身后撤,没入丛林,逃得无影无踪。

三哥也不追赶,去坝上三间茅庐,查看一番,茅庐破败,蛛网密布,灰尘厚积,空无一人,可见长期空置,无人居住,又在山林中找寻小叫花,无果,至东方发白,三哥回客栈。

三哥花了三天三夜时间,在蚕桑镇附近,日夜搜求南不倒与小叫花,却踪影全无,只得怏怏离去。

***

尽管南不倒杳无音讯,三哥却也放心了,也许,南不倒等人当天便已远走高飞,即便未走,其藏身之地,也是极其隐秘之所,非常人所能获悉,只要她们平安了,还有啥可担忧的呢。

午后,三哥根据盗贼克星李得胜的叮嘱,扮成一个五十上下,鬓角微白的小老头,在南京盐大街,找到了闲话瓦舍。

据李得胜介绍:南京捕头麻雀马成功,喜欢听书,通常会在午后,到闲聊瓦舍消遣。

南京盐大街的闲话瓦舍,是个茶馆,凡茶馆都有说书的,不过,能在闲话瓦舍说书的艺人,都是小有名气者,一般艺人,想进这道门坎,实在不易,即便倒贴茶水钱,也不行,人家不让进。

大书说得好,茶客就多。

凡茶客,有钱的没钱的,贵的贱的,闲话瓦舍来者不拒,兼容并蓄。

大厅里的茶便宜,茶客众多,人们边听书边闲聊,厅里总浮着一层嗡嗡的人声,人多嘴杂,难免有些纷乱,一半的人听说书,一半的人,却与三两好友相聚闲扯。

三哥先在大厅前排,拣个位子坐下,将瓦舍浏览一番。

二楼的包厢,才是正宗听书的客人,包厢有八个,在楼上呈弧形雁翅儿排开,2号到7号包厢,离说书者稍远,唯独1号与8号包厢紧挨着说书艺人,不光艺人的叙述听得真切,其表白说唱间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皆能居高临下,尽收眼底,属闲话瓦舍的头等包厢。

一号包厢,是麻雀马成功常年包下的,不管马爷来,还是不来,掌柜的不敢也不会转包给其他客人。

麻雀马成功,朋友多,兜得开,官不大,权柄却不小,瓦舍掌柜是个明白人,懂得怎生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屁颠屁颠伺候各色人等。

马爷定下的规矩,掌柜奉为圭臬,绝对照办,若没有马爷罩着,这家瓦舍早被地痞混混搅黄了。

在南京盐大街,若想经营茶馆戏院赌场青楼,没一点背景,是断断不成的,靠着马爷这棵大树,足以遮风挡雨,省却许多麻烦。

因为,闲话瓦舍闲适安泰,艺人书又说得好,所以,茶客就多,生意兴隆。

三哥在前排要了一个座头,沏一壶茶,像是听书的模样,不时朝一号包厢偷觑两眼,见包厢内果然坐着个中年汉子,着便服,圆脸,面色微黑,边喝茶边听书,听得颇为入神。

三哥心想:这大约就是麻雀马成功吧,他长得几乎没啥特征,淹没在人群里,随便抓一把,就能抓出几十个来。

世上有许多行业,像他这付吃相,找个谋生行当都难,一个没有特征,长相平庸的人,老板能器重才怪。

不过,世上有个别行业,找的就是这种人,如盯梢的捕快,黑道的卧底,暗杀的杀手,不显山不显水的线人……这种人去干,那就太棒啦,不能不说是得天独厚,天造地设的绝配,冷不丁的给你来一下子,让你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据李得胜说,麻雀马成功的唯一爱好是听大书,尤其爱听三国,三国里的神机妙算,用在破案上,竟十分成功。

麻雀只读过几年私塾,书读得不多,闲书却听得不老少。

听书不仅可以消闲破闷,并且,有助于破案拿贼,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是以麻雀乐此不疲,到了后来,连他自己也搞不清,究竟是喜欢听书呢,还是喜欢破案,哎,管他呢,世上说不清的事,太多啦,管它作甚。

你能说清唐明皇为啥喜欢杨贵妃这个胖婆儿吗?又不是种地的拉黄包车的,没钱,娶个老婆实在不易,这个老婆走了,再要一个,难于上青天。

唐明皇是皇上,天下美女随到随挑,偏偏喜欢杨胖子,你想破头也想不通吧,哎,想不通,就别想,费脑筋。

其实,天下事,长短阔狭,胖瘦高矮,各俱千秋,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喜欢的事,喜欢的人,是补的,补心补肝补肾脏。

一声惊堂木,将柳三哥从遐想中唤醒,怎么啦,竟扯到杨贵妃身上去了,不扯了,办正事要紧。

三哥付了茶资,向楼上走去,茶房说:“先生,出口在那头。”

三哥道:“敝人上楼”

茶房打量打量三哥,见这个衣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