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 第134章 急召入宫(2 / 3)

加入书签

身上还兼着一个奉议大夫的头衔,是可以参政议政的。

贾琮只是微微皱了皱眉,然后便说道:“当初微臣就说了,想要改土归流成功,必须有武力保障才行。朝廷可派了军队过去?”

永顺帝点头道:“派了,不过那边只有五万大军,当地那些土司现在却纠集了二十多万人马。已呈燎原之势。朝廷现在派军过去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贾琮无语,当初他建议改土归流的时候,就说过要朝廷派去一定军力才行。但现在那边却只有五万军队。何况,现在那边这么多土司造反,肯定是在当地推行改土归流的方法不当。

“当地土司纠集二十多万人在我看来裹挟的居多,能战之人应该不多。若是朝廷派去的五万大军是精兵的话,倒是可以伺机反击,只要将那几个领头的土司打掉,再拉拢分化打击一番,说不定就能解决。但这对统筹全局之人是一个大考验,对领军的将领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考验。不知朝廷派了谁去西南统筹全局。”

“统筹全局的是李复来,他原先是桂省的巡抚,半年前朕任命他为、云桂两省总督,全面负责改土归流事宜,那五万大军,其中一万是禁军,其余为当地招募的壮勇。领军将领也都是李复来任命的。”

贾琮当然不认识这李复来,不过从现在的结果看。这李复来明显是失职了。永顺帝倒是很信任他,直接任命了为两省总督,还有统兵之权。只是现在这差事弄成了这样。

“皇上是觉得李复来无法应付如今这局面吗?”贾琮直接询问。

永顺帝没有点头,只是说道:“就在半个时辰前,西南传来军报,云省将近50个土司都反了,已经占据了很多城池。云省总共也就两百多个土司。而且若是处理不好,其余的土司未必不会跟着一起反。”

形势果然很严峻。难怪永顺帝这么着急的召集这么多大臣,还连带着将他也急召入宫。

贾琮稍一思索后便说道:“微臣当初就说过这改土归流的具体策略和方针,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简单一点讲就是恩威并重。但如今看来,李总督便没有很好的执行这策略。不然不会使得这么多土司一起造反。有可能李总督有些操之过急,手段有些酷烈,才逼得那些土司如此。”

现在闹出这么大的篓子,贾琮这个提出建议的人肯定是不想背锅的。他改土归流的策略早就在前世的历史上证明过,是无比正确的。何况当初这策略永顺帝和内阁几位大臣也是赞不绝口的。所以,贾琮当初的建议没有错。只是到了李复来这具体执行者去执行的时候,出了岔子。很显然李复来这位总督能力不足。永顺帝算是用错人了。但永顺帝他自己肯定不会承认自己用错人,最多也就是李复来有负圣恩。

这时,底下一个官员出声说道:“贾学士,所说确实。李复来有负圣恩,在云省推行了非常酷烈的土改,他先是用计诓骗了十几个土司过去,然后就将他们全部斩杀了,以为如此能杀鸡骇猴,然后他便敕令其余那些土司献出土地和移交兵权,逼得这些土司不得不反。如此才导致了云省的民变。臣请皇上下旨将李复来撤职查办。”

这人是兵部侍郎,他倒不是对李复来有什么仇。只是原先他的一个同窗好友有机会坐上这两省总督之位,结果却是被李复来走后门抢了去。若是李复来能将这差事办好也就罢了。结果,现在办成了这样,顺水推舟,落井下石也就是顺势而为。

这时,内阁辅臣蒋礼德出言求情道:“皇上,如今西南形势严峻。实不宜临阵换帅。臣请皇上在他一个机会,让他戴罪立功。”

但另外一名内阁大臣王熙也是马上开口说道:“李复来将好好一件差事办成这样,实是有负圣恩。而且他的手段过激,若是继续让他担任两省总督,只会让当地土司更加敌视,激起更大的波澜。臣请陛下立即下旨,即日派遣钦差过去云桂将李复来撤职查办,并另行任命两省总督,剿抚并用,平息叛乱。”

贾琮也没想到这李复来这么操蛋,一过去就骗杀了十几个土司。从字面上理解,这厮还真是执行了上策用计。而且貌似杀伐果断。只是当地那些土司不服王化已久,你一过来就杀了十几个土司,他们兔死狐悲,同仇敌忾是肯定的了。反而激起了当地土司们的反抗决心。这还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贾琮真的很怀疑永顺帝的用人水平,这样的一个家伙你让他担任两省总督,让他全权负责改土归流,你开玩笑吧?

事实上,永顺帝只是被人忽悠了,忽悠他的就是他身边的人,其中戴权是一个,刚才内阁蒋礼德也是一个。两人一起推荐的李复来,再加上李复来担任桂省巡抚的时候,考绩也是优等。云省和桂省相邻,地理和当地民情相当。貌似,还真是不二之选。结果就选了他。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李复来这家伙的老子是蒋礼德老子的同窗好友,彼此还有些亲戚关系,两家是世交。而戴权则收了李复来两万两的贿赂。

于是两人都推荐了李复来。永顺帝看过字面的资料和他的优秀履历之后,自然也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