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殿试(中)(2 / 3)
有些费力,不如将末将所需的器具送来,末将边测边说,这样就更清楚些!”
“好!你要什么器具,只管道来!”赵构这时觉得这岳云也没那么不顺眼了。
岳云含笑道:“我要一大桶水,一个有缺口的盆子,一块和这‘金龙’同等重量的纯金,以及两个一模一样的大瓶子。”
赵构和殿前众臣都听得丈二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测试这‘金龙’真假要这些莫明其妙的东西作什么。
但那侯赛因却是面色大变。暗忖:这个姓岳的俊秀小将不会真的知道这方法吧。
不多时,岳云所要的东西很快就被内侍送了上来。
岳云先将那个有缺口的盆子盛满了水,然后拿起一个瓶子,将瓶子口放在了那盆子的缺口处。
随后。他将那只“金龙”放进了盆子,只见盆中的水顿时从那缺口处流了出来,全部流进了那瓶子中。
朝中群臣望着岳云的动作,都在议论纷纷。陈规更是暗忖,这岳云不用火烤,也不用牙咬,怎么识别黄金啊?
随后,岳云将那个瓶子放在一边。从木桶中又倒水把盆子装满。然后又将另一个瓶子口对准了盆子缺口,最后将那块纯金又放进了盆子。
清水徐徐流出,很快又流进了第二个瓶子。
他这时方说道:“我现在将这块和‘金龙’同重量的纯金放在盆子里,如果这‘金龙’是纯金制作的。那排出的水就应该和那块纯金排出的水一样多……但如果‘金龙’不是纯金制作的,那两个瓶子中的水就必有差别!”
众人听闻之后,均露出一番深思的神色。片刻之后,陈规方恍然大悟,大叹道:“这么简单的道理。我研究了器械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想到呢?金和铜重量相同时,大小却不一样。如果这‘金龙’掺有黄铜,则必然比同等重量的纯金要大一些。排出的水自然就会多些!”
殿前赵构和群臣也都很快反应过来,赞叹不已。只有秦桧和万俟卨等人郁闷不已。没想到这岳云还真解决了这个难题。
岳云这时举起两个瓶子道:“大家请看:这两个瓶子的水份量并不相同,‘金龙’溢出的水明显比那块纯金要多些。可见这条‘金龙’确系渗杂了黄铜或者其他杂质在内的!”
陈规心中钦佩,对岳云先前的敌意一扫而空,大声赞叹道:“岳少将军果然才思敏捷,机智过人,下官佩服!”
赵构哈哈一笑,大声道:“侯赛因,你对此识辨方法可还有疑问?”
侯赛因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只得无奈道:“大宋果然能人辈出,本使佩服,这条金龙送给大宋皇帝,当之无愧!”
赵构龙颜大悦,轻抚了一下内侍呈上的金龙,心中欣喜不已。
不过侯赛因显然不肯就此认输,他这时又说道:“贵国的确文化博大精深,让本使佩服,但要我就此认输,却还不够,这顶多只能说明贵国的文化和我国处于同等水平。除非贵国能有人解决困绕我国和拜占庭帝国、威尼斯共和国、神圣罗马帝国多年的难题,我才会承认大宋是世界上文化最先进的国家。”
侯赛因如此一说,众人尽皆脸色顿变。他们虽然不知道拜占庭帝国、威尼斯共和国、神圣罗马帝国是些什么国家,但想必和这大食也差不了多少。他们四个国家至今都没人能解决的难题,可想而知有多难了。
不过侯赛因既然已经提出来,又不能置之不理。赵构也只好道:“那你说说看,是个什么难题?”
侯赛因这时方朗声道:“数百年前,我国的开国皇帝穆罕默德在他的日记中写下了一行文字,他说自己想出了一个办法,可以用笔在一张纸的正反两面同时划出一条线,而且在划线的时候,笔不用离开纸面,也不用两支笔同时划。”
众人一听,都纷纷议论了起来。
“这怎么可能?笔不离开纸面,却要在正反两面同时都划出一条线!”
“是啊!还不能用两支笔,这如何办得到啊?”
“我觉得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不是疯了?这和叫人想办法如何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是一个道理啊!根本就无法办到的事!”
听到众人的议论,侯赛因却是露出一脸怒气道:“请你们不要侮辱我国的开国皇帝,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也是一位伟大的智者!他写到这里时,日记本正好写完了。而且不幸的是:在他死后不久,皇宫中失了一场火,他的许多手札和著作都被烧毁了,宫中之人当时找了好久都没找到这记载答案的手册。所以,这就成了一直困扰我国的难题。几百年来,我们国家和邻近几国都有无数人在寻找答案,可是却一直没有找到!”
说到这里,他方向赵构躬身行了一礼道:“大宋陛下,我知道你们正在与金国作战,急需战马和钢刀!如果能帮我国解决这个难题,我国将会与贵国建立长期贸易关系,从海上向你们运输我国特有的阿拉伯战马和大马士革乌钢刀,并且绝对按我国的市场价出售,不漫天要价!”
众臣一听,尽皆动容。尤其是赵构,眼中顿时冒出了金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