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万俟卨的计策(2 / 2)

加入书签

的用意,但总觉得光凭口是很难定人罪的。

万俟卨这时又问道:“你们吴家之中,和金国有串通,参于了偷运火器的一多人,把名给本官一一招来。”

吴东勇忙说道:“这个……小人马上就招!”

当下说了许多人的姓名,那倒并非捏造。

万俟卨道:“很好!你把这些人的姓名都写了下来,他们现在担任的什么官职,也都一一写明。

吴东勇方道:“有些人的官职已经作了调动……有些小人不大清楚。”

万俟卨想了一会便道:“你不清楚?那就写原官职好了!还有:如果有人在军中任职,也一并写了出来!”

这时,衙役拿来纸笔,吴东勇便连忙写名单,这一多人的名和官职,还真写了一半天。

万俟卨待他写完之后,又签画押,方命衙役将他拖了下去。

待一干人走后,万无忧方道:“大哥,这辗除吴家在川中势力的想法,我知您早就有这个打算了。可是单凭吴东勇的口,恐怕只能扳倒这吴东林,想要扳倒整个吴家却是不行吧!”

万俟卨哈哈一笑道:“无忧,你当大哥真的是糊涂了吗?如果我们单凭这份口,不要说定吴家一多人的罪,就连吴东林的罪都定不了。”

万无忧听后,方迷惑不解道:“既然大哥也知道定不了他们的罪,又为何要如此麻烦,硬逼那吴东勇攀附上吴家在四川官场和军中的人呢?”

万俟卨这时方道:“一多人的大名单,只是画了一个圈,我们待会再叫四川的眼线汇报他们平时侦察到的情报,如果这些人平素有对咱们汉王不满的,对朝廷不忠的,借吴东勇这个口的机会,就向汉王建议,将其一干人等停职调查……”

说到这里,他神秘一笑道:“可这如此大案,涉及四川官场、军队一多人,怎么能仓猝之间就能调查完毕?他们停职期间,总得另外安排其他人来顶替他们的位置吧?待过得一年半载,调查完毕,这些人以证据不足为名,将其释放了。他们的名声也早败坏得差不多了。就算朝廷给他们安排职位,只怕也是一个无权的闲职了。如此一来,你我既无过错,那帮清流不敢再说我搞什么冤假错案,扩大化办案,又兵不血刃地将吴家在四川的势力影响消除了。对汉王来说,岂不是最好的结局?”

万无忧这才明白过来,方大喜道:“大哥果然深谋远虑,无忧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二天,万俟卨便向岳云汇报了初审结果。岳云一听这吴东林不但有弄虚作假,欺瞒朝廷,侵吞府库钱粮,逼死灾民的行为,还偷偷向金国贩运火器,这可一下子成了惊天大案。是非得一查到底不可了。

于是,岳云立刻派人通知成都的杨政,让他派人来暂时接管乐山的事务。同时留下万俟卨等一干人,继续在四川彻查此事。而他则和赵滢儿一起,坐船顺岷江而下,到达渝州,再在那里换大船回临安去了。

他亦是不得不回去,因为巩月漓和李贵派人向他送来了密信,称查办苏州知府何清源之案,有了突破性进展,事关重大,要他赶快回来定夺。

虽然信中没有说具体发现了什么情形。但巩月漓以飞鸽传的方式,加急发往四川,足见的确情况紧急。

岳云亦知,如果不是事关重大,巩月漓在查出结果后,交由监察部的王童,或者刑部留守的侍郎审理便行。但这次却非得要他本人回来处理,想必当真有什么重大发现。

因此,虽然对万俟卨所禀报的,吴东勇称,吴家上下一多人都涉嫌走私火器、侵吞灾民钱粮的事很是怀疑,却也无法留在四川处理此事了。

不过,岳云临走前,倒是再三叮嘱万俟卨,绝对不能乱来。只能对吴家的人员进行停职软禁,不能逮捕动刑,以免酿成事端。

万俟卨倒是满口答应了下来,但岳云却从他的眼神,看出此人又在打什么坏主意了。

“唉,这可真是个酷吏啊!”岳云上船之前,不禁摇头道。欢迎您来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看小说,就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