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交谈(1 / 2)

加入书签

夕阳西下,一干人等浩浩荡荡地踏上返回县城的道路,萧磊被高耀华拉着坐上了他的车,车上还有地区公安处的陈副处长,县局刑警队的队长李柱坐在副驾驶位上。

萧磊坐在两个领导中间,右手边就是陈副处长陈坚。

这位地区公安处的刑侦干将四十三四岁的年纪,精瘦身材,额头上不浅的抬头纹下一双聚光的小眼睛,有一管笔挺的鼻梁和两片薄薄的嘴唇,下巴方正,胡茬凌乱。

最有特点的是一对招风耳,想起师父张启明曾和自己说过的笑话,陈坚的耳朵会动弹,听力尤佳,是干预审出身,在宁原警界也算小有名气,人送外号:顺风耳。

高耀华的座驾是一辆桑塔纳旅行车。这款车除了多出一个“撅起来的屁股”以外,与普通桑塔纳毫无二致,算是中国市场上首款旅行车。

但在这个年代,它的用途还是以公务用车为主,尤其受到警察的青睐。

前世萧磊就不止一次见到警察把擒获的小偷背拷双手,塞在后备箱里押走,那个空间正好能让一个人憋屈地蹲在里面,既省了座位又打着制度的擦边球给了犯人惩罚,很是实用。

因为是执行警务,平时以便衣居多的高耀华今日特意穿上了警服。

车辆启程,他把警帽一摘,风纪扣一解,狠狠地把背往后面一靠,长出了一口气,开口道:“小磊啊,今天真是要好好谢谢你呀,真要让那小子翻过山去进了西疆,咱梁山县局可要有大麻烦了,你高叔头上这顶帽子,估计也戴不住喽,就是留着帽子,恐怕也要背个处分啊。”

此话一出,车内一片寂静,陈坚和李柱两人当即呆滞,就连司机也被惊的手一抖,好悬车没跑偏。

这一句话咋就这么大威力呢?

要知道,高耀华不仅是公安局长,更是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在梁山县这个政治生态圈里,他这样的实权副处级就是位于生物链前端的大型肉食动物,而萧磊呢?

他不过是一个没毕业的警校生,连个编制都没有,根本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警察。

副处级干部和警校生,两人之间巨大的鸿沟,就算没有德雷克海峡那么宽,那也至少是黄果树瀑布般的落差了吧?

高书记这算是……礼贤下士?就算是礼贤下士也太过了,语气倒是像和自己子侄说话一般。陈坚和李柱猜测着。

好在高耀华没让他们迷糊多久。

“小磊,陈处长是我的老同学,李柱是我的老部下,我们都是张校长当年的下级,人前你该叫处长叫处长,该叫队长叫队长,私下的场合,你就叫我和老陈一声叔叔,李柱你就管他叫哥就行了。”

同萧磊说完这话,高耀华又对陈、李二人说道:“萧磊刚来梁山不久,我还没来得及带他认人,他是张校长的徒弟,可不是老陈你我这种记名弟子,他可是正经拜了师的,他能不到三年级就实习,也是张校长特批的,用张校长的话说,这小子是50才年出一个的警察苗子,有身体,有头脑,还难得的一身正气。”

此言一出,陈坚和李柱疑窦顿去,原来如此!

萧磊听了这话,饶是他两世为人也羞红了脸,真没想到师傅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

张启明在宁原警界事迹突出,大名鼎鼎,老部下众多,且大多在刑侦一线,虽然没有拉帮结派,但工作中长期形成的人脉也是不俗。

高耀华和陈坚就是他当年部下里突出的两个,而且随着两人走上副处级的岗位,更是需要老领导在更高层面提供助力,一来二去,关系也就越走越近,既是通家之好,又有半师之谊。

至于李柱,他当年从来老山前线退役复员,能当上警察,还多亏了时任梁山县公安局长的张启明看中。

原来如此,陈、李两人听了高耀华的介绍,再看萧磊时的目光也变的亲切起来。

“不愧是老领导的徒弟,本事学的真不错,那样的线索能发现可不容易,看来是得了真传啊。”陈坚率先送上了夸奖。

萧磊也遵照高耀华的吩咐,改口陈叔、李哥,重新和二人打了招呼。

车里的气氛一下子融洽起来。

对此,萧磊对高耀华真心感激起来。这就是把他当成自己人的表示啊。

如果说刚来实习时高耀华是看张启明的面子给些照顾,现在经过这个案子证明了自己能力的萧磊,才算是真正在这些人面前撑起了张启明徒弟这个旗号。

“小磊啊,你这次功劳立的不小,估计嘉奖很快会批下来,我约莫着应该是个三等功,再在梁山这山旮旯儿也没多大意思了,乡下地方前篇一律,有没有兴趣去地区转转啊?”陈坚亲切地拍着萧磊的手臂问道。

怕萧磊不答应,他还赶紧补上一句:“干公安工作,还是要在城市才能锻炼出来,越是复杂的社会情况,才越有用武之地呀,小磊你底子好,起点也高,别耽误了。”

萧磊还没回答,高耀华在旁边就先开口了:“好你个顺风耳,当着我的面就挖我的兵啊,农村怎么了,就算农村不行,我不能把小磊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