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慰问(1 / 2)
时针指向六点,已经是下班时间,但在三安市公安局院内,依旧是一副熙熙攘攘的景象。
来来往往的警察们,脸上都带着抑制不住的喜色,公安部授予一等功的喜讯已经在大院里传遍了,其实不单单是公安局,这个惊人的消息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市散播开来。
这个消息在老百姓听来,无非就是勾起对治爆缉枪行动和道听途说的程国良一案的回忆,当成传奇故事再下下酒罢了。对公安系统来说,这是难得的荣耀,仿佛桂冠上的明珠,无论是地区公安处还是省厅,都与有荣焉。
但是对三安市的官场来说,这个消息就不简单了,李怀木和万江河的争斗在三安官场不是秘密,双方的龃龉和角力街知巷闻,“书记腰不硬,局长腿不粗”,三安官场流行的这句顺口溜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两人的特点。
但随着市局荣获一等功的消息传来,明眼人已经早早看出,这样的局面即将发生变化。
公安部的一等功非比寻常,不是大案重案难得一见,在萧磊的记忆里,前世像东北二王、重庆周克华那样举国震惊的大案,破案的集体也是被授予一等功,可见这一等功有多么难得。
在一等功里面,因为立功原因不同,含金量也有高有低。在奖励的条件和标准里,高高在上的第一条就是:“依法查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成绩突出的。”
警察这个行当,说一千道一万,破案立的功才是最纯正、最过硬的功劳,也是最让同行们服气的。
这个荣耀的光环,在宁原全省的县级公安机关里,那是独一份,不消说,万江河这个局长,很快就会成为全省公安系统里的名人。
而且最让上级领导高兴的是,这个一等功是集体而非个人的,集体是什么?集体就是人人有份,个个沾光。
市里这四大班子,几十号副处级以上的干部,报纸、电视提起时,都要在前面冠一声“市领导”,公安局这个小集体的功劳,还不是在这些人的正确领导下才能取得的?
所以当夜幕降临时分,一溜长长的车队驾临市局,三安市政治版图上的大小BOSS们,一个接一个地来到这里进行亲切慰问。
从市委回来的万江河没有坐自己的车,而是和市委书记杨双平同车而归,在他当上局长以来,这是第一次获此殊荣,一路上紧张与欢喜交织,兴奋与忐忑共舞,下车时感觉像踩在棉花上一样,骨头都轻的快要飘起来。
早就得到消息的政委和一干副局长,组织全体干警出门迎接,齐刷刷的敬礼和掌声,让一众常年坐机关的领导们齐齐一震,扑面而来的阳刚之气,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满满的正能量啊,怎能不让人生出敬畏之情。
杨双平军旅出身,看到这一幕仿佛有回到了部队,豪兴大发,站在门口即兴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让市局众人对这位书记的好感大增,看向这位三安父母的目光也亲切起来,掌声雷动。
杨双平对这种反应十分满意,干脆就在这里声情并茂地讲了几句话,充分肯定和赞扬了市公安局的工作,对万江河为首的市局领导班子提出了表扬,并表示将在今后更加关心和支持市局的工作。
市长阚志忠见此情形,岂能让杨双平专美于前,待到杨双平讲完话,也上前表了几句态,别的倒没什么,单是他提出的,市财政要对公安工作予以倾斜和照顾这一句就顶的上一万句,在场列队的警察们,把手都拍红了,那士气,简直就是杠杠的。
嘉奖令还没有正式下发,所以晚上也没有安排庆功宴,杨双平和阚志忠讲完话后,带着一帮市领导在万江河的陪同下,在市局里转了一圈,又接见了程国良一案中一线参战的警察,萧磊自不用说,那是首功,像刘解放、肖建民、王强等人,都在功臣之列。
看着市领导和萧磊等人握手交流,不时还亲切地拍拍他们的肩膀,黄海军在人堆后面站着,牙都快咬碎了,当日王强跟着萧磊去娘娘庙里挖证物,他也想跟着去,但被王强拦下,此刻看着几人的风光场面,心里的不甘和恨意仿佛在火山下面埋了一万吨TNT,恨不得上天掉下一块陨石,把萧磊等人砸死才好。
和黄海军一样心里难受的还有副局长白壮,当日他示意黄海军在萧磊的实习分配上做手脚,没想到换来今天这样一个结果,看着那个和杨双平侃侃而谈的小实习生,心里像打翻了调料罐儿,百味杂陈,悔意顿生。
和黄海军的咬牙切齿与白壮的皮笑肉不笑不同,前一个小时还在市委会议室指着万江河鼻子颐指气使的李怀木,才是最不愿出现在此地,也最不愿看见这一幕的人。
李怀木是个小人,但不代表他是个笨人,恰恰相反,在官场里,小人大多是聪明人,华夏几千年的官场斗争史,获胜的有几个君子?
当万江河在市委会议室说出一等功的消息时,李怀木心头涌起的第一个情绪不是恨,而是悔。
后悔不该为了这顶副处级的官帽子死乞白赖地争这个政法委书记啊……
如果说此前他还能仗着市委常委的身份,处处给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