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二叔(1 / 2)

加入书签

土城矿务局北一矿职工学校校长办公室,校长蔡学文正在办公桌后品茶读报,“笃笃”,一阵敲门声响起。

蔡学文直起身子,整了整衣领,说道:“进来。”

高翠萍推门入室,走到蔡学文桌前,笑着说:“主任,家里有点儿事儿,跟您请个假,早走一会儿。”

职工学校和矿职教办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而且“主任”两个字听起来,比“校长”更带官气,所以人们多称蔡学文为蔡主任。

“行,要是有事下午不来也没关系。”蔡学文对高翠萍很客气,他的一个外甥现在就在公安科干临时工,能进去还是托了萧年望的关系。

“高老师家有什么喜事吧?看你喜气洋洋的。”蔡学文追问一句。

“我家二小子今天回来,我得早点儿回家做饭。”

“哦?二闺女回来了呀。”蔡学文算是看着萧磊长大的,对他这个诨名记得很清楚。

“他今年该上三年级了吧?怎么警校没开学?”对萧磊这个时候回家,蔡学文感到费解。

“嗯,他是该上三年级,这不是暑假去三安实习了俩月嘛,他表现还行,上级特批他提前毕业,马上就参加工作了。”高翠萍故作平淡地口吻,但眉尖眼角的得意,却浓的掩饰不住。

“啥?”蔡学文毕竟干教育工作多年,对地方上的门道也多少了解一些,听了高翠萍的话,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三年制的警校还能特批提前毕业,而且还分配好了工作,这是要多逆天的关系呀!

短短几秒钟,蔡学文脑子转的飞快,使劲回忆萧年望和高翠萍的家庭背景,但从没听说这两口子有啥了不起的家庭关系啊,一边想,一边满脸好奇地问道:“二闺女这可是又放了个大卫星啊,他这中考状元去了警校也不简单嘛,分到啥单位了?”

高翠萍终究不是合格的演员,从昨晚接到萧磊的电话起,她就一直等着别人问这个问题,可惜早上来了单位后正好前两节有她的课,还没有时间在办公室炫耀,此刻听到蔡学文发问,竟然有种久旱逢甘霖的爽快,终于没能压下心头的得意,眉飞色舞,语带炫耀。

“呵呵,他直接分到省公安厅了,听说是刑侦总队,哎呀,你说这孩子,这么大的事也不跟家里商量商量,都定下了才告家里,回来待不了几天就得赶紧去省城,那边儿催的急。”

蔡学文没来得及鄙视高翠萍的得意炫耀,直接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惊诧道:“啥?直接分到省里了?”

不等高翠萍回话,蔡主任急忙握住高翠萍的手使劲摇摇,连声说道:“哎吆!好我的高老师,你咋不早说呀,恭喜了恭喜了,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矿上这些孩子里,那大学毕业的每年也好几十个,还没听说哪个能直接分配到大机关的,小磊从小就看着要有大出息,果然吧。”

带着无比的热情,蔡学文说个不停,“这孩子当年考警校还有人不理解,看看,看看,这是早就打定主意要走这条路呀,他今年还不到二十吧?真是了不得,了不得,省里可提拔的快,干上几年要是下到基层,那最小也得是个所长,你们两口子可真会教育孩子……”

蔡学文这长长的一套话,让高翠萍感觉犹如三伏天喝冰水,从头舒服到脚。当年二小子上警校,办公室里还有人阴阳怪气说怪话,什么当警察辛苦受罪啦,什么不好提拔啦,什么分配到乡下回不了城啦,等等等等,让她膈应的不行,不想才短短两年,这孩子竟然带回来这么大一个惊喜,这种扬眉吐气的痛快,是她从生下来到现在,从未体会过的。

带着满心的得意,高翠萍骑上自行车,直奔菜市场。

不到十一点,带着满满一篮鸡鸭鱼肉,高翠萍回到了家里。

萧磊是坐头班车回来的,在楼梯口正遇上来他家的二叔萧年禄,高翠萍到家时,萧磊和萧年禄正在客厅坐着聊天。

土城没建市以前,就叫土城县,西北角上和北湾县接壤。

北一矿就在土城的西北,翻过山就是北湾县,萧家的老家就在北湾县上社镇萧家洼村。

萧家洼村子不大,阖村人家全姓萧,萧年望这一支,人丁不旺,所以辈分较高,萧磊儿时跟萧年望回老家,不时有中年人称他为二叔,让他惊诧莫名。

萧年望的父亲萧勤有,也就是萧磊的爷爷,在村里很有威望。老人家年轻时曾经当过民兵队长,打过鬼子掩护过八路,若不是因为是家中独子,丢不下寡母,说不得也要穿上那身灰色军装。

萧年望就是沾了出身的光,才能走出农村,招工到北一矿。

萧年望兄弟两个,还有个妹妹,弟弟就是萧年禄,妹妹叫萧年珍。

萧家洼村边儿有座小山,老百姓叫它黑土嘴,山脚下有个小小的石墨矿,归镇上管。

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萧家洼村靠着石墨矿,村里的壮劳力好多都在矿上干活儿。

除此之外,在八十年代,村里还借着石墨矿的便利,办起了一家铅笔厂,萧磊的二叔萧年禄,在担任村委会副主任的同时,兼任着铅笔厂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