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汇报(2 / 3)

加入书签

正处级的总队长,还有严路这样一尊大佛。

所以此时此刻,罗丁等人心里的疑云顿去,诚惶诚恐地跟严路握手致意,连声说“不麻烦不麻烦,都是应该做的”云云。

在门口稍加寒暄,一行人就进了营区的“指挥部”——其实就是大会议室——这里还兼着预备役的训练基地,所以门上的牌子都按着部队里的来。

借口任务保密,随行的政治部副主任韩勇暂时把王家安一行矿上领导请到远处的办公室稍候。顾不得吃饭,严路亲自主持召开了“9?25”专案组第二次会议。

……

……

“经查,湾里乡农药厂法人李银元,男,三十四岁,湾里乡湾里村人,七九年随父李垦地及兄长李大元、李金元、李三元等去往闽海,据传,其父子四人在闽海以渔船帮工为生,后独立买船出海,于去年八月间携妻子赵某某、妻兄赵老大、赵老二以及妻弟赵老三等人返回湾里,表面上的理由是送其父李垦地的骨灰进祖坟。赵家兄弟姓名不详。”

指挥部里,来自省厅、市局和省武警总队的七十几号人有坐有站,满满当当。萧磊背靠地图,面向众人,毫不怯场,面色平静地做着汇报。

“大家请看。”萧磊转身,用一支教鞭指着墙上的地图。“这是我和王诚义今天下午在湾里乡侦查后绘制的简要地图。”

“据悉,李银元于去年九月份承包下这块地,开始建设农药厂,直到今年四月下旬营业,中间隔了长达半年时间,因为他们先修筑了围墙,外面又另外修建了一幢三层楼房,厂内的修建情况不得而知。据村里人透露,修建厂房的包工队里多数人是西川口音,完工后离开湾里,去向未知,难以短时间查清。”

“从李银元等人费尽心机想要遮掩厂区建设的情况来看,我们判断里面应该有地下室以及地道一类的隐蔽区域,这是抓捕工作的首要难题,我建议在抓捕行动开始前,包围圈要拉得大一点,以免这个团伙狡兔三窟,从地下溜走。”

“农药厂的生产过程也是他们极力掩饰的一个环节,生产机器由赵老大、赵老三及李银元直接操作,以保密为借口,不许外人介入。他们出产的两种农药噻螨酮和啶虫脒,均为白色晶体,外部特征与冰-毒类似,而且产量极小。”

萧磊边说边从乔乔手里接过一个瓶子和一摞证物袋。

他举起两个证物袋,“大家请看,这是他们厂对外销售的农药样品,据使用过的人介绍,杀虫效果不错,应该是真农药。”

说完又拿起那个瓶子,“这是我和王诚义在湾里村北边干涸的水泡子中提取的证物,这瓶水是他们厂排出的废水,相信其中可以检测出冰-毒的成分。”

说完,萧磊把两个袋子和瓶子递给了随队而来的鉴证人员。

又举起一个很大的袋子,萧磊继续说道:“这是在废水池中挑出来的一部分废料,经过我们的初步辨识,里面有一块儿未完全烧毁的塑料纸,上面的图案与我在农资站买到的‘丰华’牌农药的外包装一致,由此可以判断,他们根本没有生产所谓的农药,而是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从别处买来真农药,换到自己印制的包装袋中对外销售,以掩人耳目。”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不是因为这个证据有多重要,而是这些人都清楚,这东西有多难得!

看着前面警服笔挺,清爽干净的萧磊,吴学增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怪不得刚和这小子见面的时候,他身上一股难闻的味儿,原来是这个缘故。

经过补课,吴学增已经知道生产冰-毒产生的废水毒性猛烈,味道刺鼻,自己只是在他身边停了一会儿,都能闻出他身上的味儿来,这还是他换了衣服之后,可这小子却要在一池子废水中打捞残渣,还要从里面精挑细选,那要受多大的罪!这小子能在参加工作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连破大案,果真不是偶然啊,就凭这份儿坚韧不拔,就配得上他身上的荣誉。

没管底下人的窃窃私语,萧磊望向和自己一起去取证,还没走到池边就狂吐不已的王诚义,此刻,他对身边人的询问无言以对,脸涨得通红。

萧磊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继续说道:“经过调查,我们认为这个制毒团伙的主要嫌疑人就是李银元夫妇和赵家三兄弟。但不能排除还有其他同伙在外围活动,因为据知情人介绍,赵家三兄弟中,只有赵老二驾驶一辆面包车以采购原料的理由长期在外,其他人基本上都不离开厂区,结合其他三省的案情通报分析,制毒和贩毒很可能是分开的两支人马,这个赵老二就是居中联系的关键人物。”

萧磊教鞭一指,墙上还挂着两张头像。

“这是毒贩头目的画像,另外一张是我根据前一张去除掉帽子、眼镜、胡子之后画出来的嫌疑人面貌,与知情人描述的赵老二基本吻合,可以判断他在与下家接头时做了伪装。”

“这个团伙里另外一个关键人物是赵老大,具体姓名不详,外貌特征是身材高大,皮肤白净,大背头,左手缺了小指。此人精通化工知识,应该有过类似的教育或从业背景。据知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