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经营林郑群礁(上)(1 / 3)
8点20分,穿越一家的‘头脑风暴’结束,受林南洋的启发,一项项提案通过。其中,有关借、租、赊物资的提案最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林南洋空手套白狼的策略被发挥到极致,还基本都是杀熟,正应了林清的断言——不知这个时空有多少他们的亲朋好友要遭殃了。但此时的穿越一家人被另一时空美好的发展愿景盅惑了,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另一时空中华的救世者,这些小节不值一提。
当然也有一项让他人得利的提案,即由郑风提出的林家网箱养殖场大甩卖提案,反正网箱养殖场能卖N次,给钱就卖,必然让买的人大赚一笔。
而最疯狂的提案要数郑拂的提案,郑拂的部队6月27日一大早正好有一场实弹演习,起飞时间刚好是6点半左右,他想利用这个时机把自己的飞机拐到林南洋岛,因为没有机场降落,他准备采用海上迫降的方式完成提案。
郑拂的这项提案给了基地建设负责人林晓很大的压力,林晓表示自己将把机场修建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争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完成1100米跑道,以后再慢慢扩建到2000米以上,为郑拂的歼8H降落创造条件,但恳请老大绝对不能海上迫降,那太危险了。
林南洋也劝,说迫降到海里的飞机也不一定能用,你何苦冒险,让大家担心呢?郑拂说歼8H的弹射装置非常可靠,绝对能保证安全,至于迫降的飞机,本来就是作零配件用了,反正拐N次也就那一架飞机,不拐白不拐。
郑拂是铁了心要做,不管不顾的立即返回了部队,别人也没有办法,只苦了母亲郑瑛,看着郑拂离去的背影,眼泪直流。
9点08分,穿越一家的钓船靠岸,一个日本商人已经在那里等着。他叫滕森,是一家日本公司驻海口的代表,在互联网上看到林清穿越后第一时间发的卖鱼帖子后,匆匆忙忙赶了过来。林清的帖子是7点20分发的,没想日本人这么早就第一个赶到码头,大家不得不佩服小日本的工作效率。
林南洋的金枪鱼是冰鲜保存的,捕上来也就十来个小时,十分新鲜,滕森到鱼舱看了鱼,异常满意,特别是看到3条145公斤以上的黄鳍金枪鱼时,眼睛直冒光,直叹没想到在南海也能捕到这样大的金枪鱼。
滕森当即要求买下了所有的金枪鱼和旗鱼,3条145公斤以上的黄鳍金枪鱼一口价85万元,其中175公斤的鱼王40万,160公斤的鱼后30万,145公斤的鱼王子15万,三条鱼的封号都是滕森现场封的,由此可见他对这三条鱼的喜爱,不知道他买回去后会不会供起来;其它黄鳍金枪鱼每公斤280元,共38万元,大眼金枪鱼和旗鱼每公斤180元,共20万元。
53条鱼就有143万到帐,林晓很是惊讶,连忙向滕森请教,才知道,冰鲜金枪鱼按大小和新鲜度定价,越新鲜价越高,24小时内的冰鲜鱼的价钱比超低温冷冻的鱼还要高,超过24小时鱼的价格则随时间的增长而直线下降。由于过度捕捞,黄鳍金枪鱼已经很少了,像今天这样大的更是少见,更别说是捕上来十来个小时的超鲜鱼,价格高是应该的。听滕森这么一说,大家才知道,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金枪鱼运到二十一世纪来卖是个大买卖,林南洋的捕鱼提案支持度大涨。
滕森很快调来了冷藏车,这些大鱼将直接运到机场,然后空运到日本。离开前,滕森向林南洋表示可以长期合作,只要是和这批一样品质的鱼,有多少他要多少,价格好说。滕森还提醒林南洋超过24个小时上岸的鱼一定要超低温冷冻保存。
林南洋要了滕森的联系方式,滕森这次给他留下了实诚的印象。他不象本国的商人,上来就忽悠糊弄,不顾长远、长久的利益,总想一次就挣个够,而是给对方留下足够的利润空间,钓足对方的胃口,为长期的买卖做铺垫,这才是大聪明、大智慧。下次再卖鱼林南洋肯定第一个找滕森,不过下次找的肯定不是此滕森,而是彼滕森。乱!这邪劲的‘虫洞’把大家的思维都搞乱了套,不过这乱能给穿越一家带来无尽的利益,林南洋喜欢这样的时空错乱!
在滕森装运大鱼的过程中,又陆续来了几个买鱼的人,林南洋以每公斤25元的价格把鲨鱼买了出去他们,顺便把他们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也留了下来,预备在鱼多得滕森包不下的时候,把多余的金枪鱼卖给他们。
卖完鱼,留下爷爷和姥爷看船,做过华侨农场医院医生的郑瑛去定购医药和医疗设备,郑风、林清去招渔业民工和机械操作手,林晓去忽悠筑港和建筑行业的老板,租借基地港口和机场建设所需的工程船、机械设备和机器具,而林南洋则去联系网箱养殖场的买主,并负责拐骗带超低温冷冻的金枪鱼延绳钓船。许老板的29。8米延绳钓船在来临高后水湾的途中,那艘261吨的延绳钓船虽然也带10立方米的冻结舱和17立方米的冷藏舱,但最低冷冻温度只有负30度,达不到滕森说的负50度至负60度的超低温保存要求。以后肯定是捕二天鱼,转运一次金枪鱼,一部分超过24小时的鱼肯定需要超低温保存,拐一艘超低温冷冻延绳钓船是必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