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合作谈判一(2 / 2)
500吨是超级稻二代稻种,管理到位单季亩产应该能达到600公斤以上。”
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一个美国人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但没有应用于生产。而原时空袁隆平研究出实用型杂交水稻后,公开了自己的育种技术,把自己的心血无私地奉献给了全世界。南洋华侨自强会执委会的委员们肯定不会那么无私,现在正是1963年,南洋华侨自强会他们准备抢在美国人之前公布水稻杂交的成果,然后采取美国大豆良种的运作模式,通过专利和严格的保密措施,把杂交水稻稻种的生产经营权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为了保险,南洋华侨自强会委员会还制定了把本时空的袁隆平从大陆拐到南洋的计划。由于杂交水稻的名称是描述性的名词,不利于保密,因此南洋华侨自强会执委会给杂交水稻重新命名,三系杂交水稻命名为超级水稻一代,二系杂交水稻命名为超级水稻二代,原超级水稻一代则命名为超级水稻三代。
“啊!能达到600公斤已经很了不起了……”听了郑风的介绍,梁威林很满意,连声夸赞,然后一边翻看杂交水稻的资料,一边详细询问杂交水稻的情况。
同样出于保密的原因,梁威林手中的资料没有育种技术,只有杂交水稻的生产管理技术。为了保密,郑风在交谈中也非常谨慎,绝口不谈杂交水稻的原理和育种技术,只告诉梁威林杂交水稻的育种需要特别的技术和特有的自然环境才能实现,产生出来的第二代稻谷是不育的,以免大陆农民用生产出来的稻谷做种,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大陆中国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因此梁威林对粮食问题非常敏感、执着,虽然郑风的信中还提到了军用无线电技术和歼7B飞机,但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超级水稻稻种和化肥上面,没有在意军用无线电技术和歼7B飞机的相关内容,话题一直在农业上展开,无遐谈论无线电和飞机的事,让郑风等得非常无奈。
“一台收音机,小小意思,不诚敬意。”郑风实在忍不住了,瞧准了梁威林的一个说话间隙,从刘富抱着的手提包里拿出两台自强牌袖珍收音机,分别交给梁威林和默默做会谈记录的刘淑娟。
这次杂货船上的2000台自强牌袖珍收音机,是郑风按照七八十年代的电子技术水平设计的,完成设计后,郑风委托三家山寨电子厂进行生产,当然,也是通过多次穿越才凑齐2000台的。
自强牌袖珍收音机虽然没有采用原时空的集成电路技术,但自强牌袖珍收音机的晶体管、印刷电路和生产技术都是原时空的同步工艺和技术。自强牌袖珍收音机非常小巧精制,与梁威林印象中的收音机完全不同,梁威林接过收音机看了又看,惊异道:“这么小、这么漂亮的收音机是你们自己生产的?”
“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生产的自强牌半导体三波段袖珍收音机,本人就是该飞机的设计者……”能力是获取信任的条件之一,为了推销自己的军用无线电台,郑风找到显摆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从梁威林手中接过收音机,开始讲解和操作示范,把梁威林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无线电方面。
“晶体管真是好!真没有想到你们南洋自强会的无线电技术的水平是这么的高,真是了不起啊!”当梁威林发现这不胜一握的收音机可以收听调频、中波、短波三个波段,收听效果也远胜自己的大块头收音机,而且既方便,又省电,禁不住连声赞叹,赞叹之余又想起了信中提到的军用电台,于是眼睛一亮,问道:“对了,你们信中提到的军用电台是不是也是晶体管电台?”
“对!”郑风见梁威林上路了,非常高兴,连忙让另一跟班李海波把随身携带的一个手提箱放在梁威林的办公桌上,然后亲自打开手提箱,搬出箱子里的一部硅两瓦电台,一面组装天线,一面解释道:“我们南洋自强会知道大陆政府的军队目前的团营军用电台是电子管的71型电台,考虑到大陆军队的使用习惯,我们的晶体管硅两瓦短波电台是按71型电子管电台的换代产品设计生产的,电路和操作方法与71型电台近似,会使用71型电台,操作晶体管硅两瓦电台就没有问题,同时维修也一样。该电台能单工收发调幅话和等幅报,并能进行单工插入收发等幅报,工作频率:1。5-6MHZ,发射功率:2瓦,重量8。5千克,比原‘71’型电台减轻重量75%,便于携带,机动性强,性能也有很大的提高。硅两瓦电台配有斜天线和鞭状天线,用鞭状天线时,战士可背负电台在匍匐前进等状态下工作,保持运动中的通信。管硅两瓦电台能在-40℃至50℃和相对湿度95%~98%环境下正常工作,能在祖国大陆从东北到海南的任何地域、任何气候条件下正常使用。硅两瓦电台电源使用12伏组合电池两块和1号干电池一节,如按收发3∶1的时间间隔使用,可连续工作30小时左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