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招揽二(1 / 2)

加入书签

自‘逃港’来到香港后,在座的并没有过上他们心目中香港人的生活,还经常受人白眼,被人‘北佬’‘北佬’地叫着,时刻受到本地人的歧视和排斥。出个力也要受到盘剥,生活也没有什么着落,饥一顿,饱一顿,如果不是大家扎堆、抱团,可能早就有人饿死了。

听了刘富的忽悠,大家都对南洋华侨自强会心生向往之心,但又不知是真是假,心里没有底,于是,不约而同地看向郑风,想得到证实。

郑风见刘富很能忽悠,也不作声,只笑着点了点头,算是肯定刘富说的是事实。

“那郑老板也收下我们吧!”江山更加兴奋,直接嚷嚷起来:“我们在这里都是些孤家寡人,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我们不求什么富贵,所以工资好说,只要能和刘富一样过日子,老了有保险就可以。”

“对!每天有鱼有肉就成。”

“我们力气大,人也勤快,用我们郑老板你肯定合算。”

“我早就想离开这个鬼地方了,只要离开这里,让我干什么都行。”

有江山的开头,其他人也经不住南洋华侨自强会的世外桃源考验,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地抢着表态。只有庄清华继续斯斯文文地吃肉喝酒,一言不发,一幅荣辱不经、高深莫测的样子。

郑风一台手,让大家清静下来,然后笑了笑,看了看庄清华,然后回过头来对江山道:“大山兄还没有征求你庄大哥的意见呢!你自己说了算不算数。”

“大哥!”江山一愣,看向庄清华,等待他的支持。

“那得看郑老板让我们干什么活了。”庄清华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郑风的眼睛,笑盈盈道:“如果出苦力,江山就可以说了算。但如果是其他营生,比如让我们去打仗,就得另外好好商量商量再说。”

一听庄清华说到打仗,大家都惊疑不已。江山从来都是言听计从、无条件服从庄清华的,这次却是一头的雾水,心里产生了一些疑问,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盯着自己的大哥迟疑道:“打仗!不可能吧?”

庄清华不为所动,继续笑盈盈地看着郑风,道:“你还是问郑老板吧!”

“哈哈……”郑风觉得自己见到高人了!这指挥部队打过仗的军官就是不一般,到底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这头脑就是敏锐,郑风自问自己和刘富没有说过什么敏感的事情,怎么庄清华这家伙就能知道自己想让他做的事呢?

郑风是服了,但也从庄清华的眼神中看到一种渴望,知道就是去打仗,庄清华也会跟自己走,于是给了一个既不否认也不认帐的回复:“庄大哥说笑了,我的家族都是做实业的生意人,家大业大,想为南洋华侨出一份力的心思到是有,但要说打仗,不逼到走投无路的份上,怎么会拿自己家族的前程做赌注呢?”

庄清华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郑风的眼睛,好像要看透郑风的心似的。

郑风愣了一下,然后才意识到刚才自己每次注意庄清华时,好像对方都看在着自己的眼睛,刚才郑风都没有在意,现在一想才意识到庄清华始终都在观察自己,可能被这个老狐狸看出些什么,不然庄清华怎么能判断出自己的想法。

看着郑风有些飘拂不定的眼神,庄清华更肯定了自己的判断。战争年代,庄清华总是研究对手的兵力部署、火力情况、地形地物和气候条件,从来不做心理学家想做的事,去琢磨别人的想法。

直到抗美援朝回国后,庄清华在各种政治运动中吃够了亏,才开始学着琢磨人,后来自己成为了审查批斗的对象,他就开始琢磨研究审查他的保卫干部的心思,灵活应对,吃亏的次数明显减少,后来才有机会带着江山在审查组的监视下逃脱。现在的庄清华琢磨人已经成了习惯,一有机会就琢磨人,近段时间庄清华觉得自己琢磨人的本事大涨,曾考虑自己是不是可以摆摊算命挣钱了。

郑风一出现,庄清华就对他产生了浓厚兴趣。因为郑风不一般,庄清华一眼就看出他是个历世不深的读书人,但言谈举止中又透着一种自信,后面又跟着一个马仔,庄清华断定他是个有钱人家的少爷,而且是那种读过书,有文化的有为青年。

可奇怪的是这个少爷对陈悦好像没有什么企图,眼神里还有的一种怜爱之意,好像没有别的目的,只是出于同情而帮助陈悦父女俩,这样的富人也有,但很少有,郑风确实是一个不一般的人。

更奇怪的是当庄清华请郑风喝酒时,他居然真的坐下来和他们这些穷酸碰杯,还让自己的马仔买来一大堆的吃食。

这反常的举动让庄清华意识到郑风一定有所图,对他就更关注起来。

待江山说起自己兄弟两的非凡经历时,别人都是听故事,而郑风则是对自己兄弟俩人产生了兴趣,庄清华一度以为郑风家是做黑道生意的,因为黑道生意需要他们这样的武夫,但郑风身上没有一丝匪气,目光很纯静,一看就是刚刚踏进社会的理性文艺青年,不是那种否就伸手的人,这与黑道人事不合。

直到刘富在谈话中提到南洋华侨自强会和他们的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